文档详情

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卷(三).doc

发布:2018-05-20约1.06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史学大师钱穆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应称之曰‘士人政府’。士人政府之正式确立,则在汉武帝之后。”“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武功增强 B.商业发展 C.儒学受抑 D.政权开放 2、《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对材料中的经济思想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 A .强调社会分工 B.要充分开发自然资源 C.重农抑商 D.农工商并重 3.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贵族社会的进一步解体 C.西汉的统治基础是下层民众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4、美国史学家斯塔弗里阿诺指出“……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面不属于其表现的是 A.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商人在政治上不再受到歧视 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 实 结 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提出“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C 明内阁“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明内阁没有决策权 D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 中外贸易断绝 6、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此以后”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在此以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 C.“在此以后”中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D.“在此以后”中国不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7、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8、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差别不大 C.实事求是是世界各国治国需要遵循的原则 D.不同的人治理国家的方式不同 9、有同学在总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线索时,借用股市词汇描述(如下图)。若要探寻“一路飙升”的原因,应该是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1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11、“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该思想出自于毛泽东的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②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