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口岸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情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勐腊县口岸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情况
一、勐腊县区位概况
勐腊县是云南省最南端,地处东经101°06′—101°50′,北纬21°08′—22°25′。西北部与景洪市连接,北部与江城县毗邻,东南部与老挝接壤,西面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740.8公里(其中:中挝段677.8公里,中缅段63公里),国土面积7084平方公里。辖区建有磨憨国家级一类口岸和关累港,以及勐满、曼庄两条重要陆路通道。有3条柏油路直通老挝北部三省省会。从关累码头顺江而下,可直抵老、缅、泰、柬、越等东南亚五国。1994年6月,国务院批准勐腊为对外开放地区,是云南省实施“中路突破,打开南门,走向东南亚”经济发展战略重要通道桥梁和窗口,是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前沿。
二、对外开放情况
我县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从纯民间的互市贸易到边境小额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过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近年来,我县牢牢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和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积极做大做强对外经济贸易,做活边民互市,积极推进与邻国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鼓励和支持县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农作物种植等外经工作,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技术合作的稳步推进。据统计,2011年1—8月全县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完成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进出口贸易完成4.54亿美元,同比下降4.5%.其中:进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84.8%;出口3.2亿美元,同比下降20.6%;边民互市贸易完成0.52亿美元,同比增长4倍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0.099亿美元,同比增长0.3%。货运量达58.49万吨,同比增长21.7%;出入境交通工具达23.8万辆(艘)次,同比增长20.2%;出入境人员达70.28万人次,同比增长4.8%。
(一)对外经济合作和境外投资情况。为实现老挝北部地区罂粟减种、禁种,从源头上解决毒品对我国的危害,我县境外“替代种植”项目从1997年勐腊县与老挝南塔省政府首次签订橡胶替代种植开始,逐步拓展到了工程承包、投资办厂、矿产开发、农经作物开发与合作、农产品加工、商业综合市场建设等。截止2011年1—8月,我县先后有14户企业开展“替代种植”项目,累计完成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面积749262亩,其中:橡胶618432亩、甘蔗81269亩、茶叶800亩、核桃29561亩、玉米11080亩、水稻8120亩。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外贸企业和县内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1项,总投资120万美元。境外投资办厂2户,总投资160万美元。截止目前累计境外投资达3亿多元,对外经济合作和境外投资极大地带动了老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外经贸队伍建设情况
外经贸企业队伍不断状大,截止2011年8月,全县共有外贸企业59户,同比增长40%。其中:在境外替代种植项目有14户;境外投资办厂的有2户;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的有1户;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有3户。
三 勐腊县口岸通道建设情况和贸易情况
(一)关累码头建设基本情况
关累码头位于澜沧江与上湄公河结合部,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南与老挝陆路相连,是中南半岛腹地和东南亚各国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全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是目前我国与缅、老、泰进行经贸交流的重要水路通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现已完成《关累码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码头开发分“三区”规划建设。一区以物流、商贸、教育卫生、宾馆酒店、生活服务、娱乐设施为主;二区以船舶修造、集装箱码头、旅游服务、仓储为主;三区充分利用沿江滩涂、怪石、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以观光、休闲、娱乐等沿江旅游景点建设为主。目前,查验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已建成,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已达3.4亿元。2011年1—8月关累码头完成进出口货运量8.6万吨,同比增长57.6%;进出口货值1.06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出入境船舶3880艘次,同比增长21.6%;人员出入境23347人次,同比增长39.2%
(三)勐满通道建设基本情况
勐满镇位于勐腊县西南部,东与尚勇镇相连,西、北与勐捧镇毗邻,南与老挝接壤。全镇土地面积403公里,国境线长42公里,曼邦公路由北向南穿镇而过直通老挝南塔省。镇政府所在地景龙,距县城53公里,距国境线12公里,距老挝南塔省勐新县24公里,距老挝湄公河班相果口岸94公里,是我国通往老挝的重要陆路通道和自然口岸。居住着傣、哈尼、汉、瑶、克木等13种民族。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开发建设勐满边境口岸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帮助下,目前投入400万元建成“一关两检”办公用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