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教科研工作会汇报及重点.doc

发布:2020-02-24约13.87万字共2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目 录 TOC \o 1-3 \h \z \u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1 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4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10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5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18 吉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 24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2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31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36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42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46 福建省 一般教育教学研究室 50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56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60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68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 73 广东省教研室 78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院教研部 81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85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88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93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96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01 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105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108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116 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120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 1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132 北京市 2014年度工作总结 依照北京市教委2014年工作安排和北京教科院2014年的总体工作部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抓实常规教研工作,精研托付课改专项工作,以“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中心内部研究与治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教研队伍建设、加强与区县教研机构的合作、加强教学研究与指导、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2014年度有特色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 一、完善制度,建设队伍,促进教研治理创新 高质量的教研团队是教研工作质量和生命力的根基,2014年北京市教研部门在机构建设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加强了中心的研究制度和教研工作治理制度的完善,有序推进了教研队伍的更新、培养与提升,以实现教研治理的创新进展。 (一)抓实教研员和教师队伍建设 1.同意高质量的培训,拓展教研员视野。2014年3月,中心组织市级和区县部分教研员,及教科院通州、丰台两所实验学校的教师,共50人,赴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北京市第一期中小学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 2.开展教学差不多功跟进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2014年3月,启动了北京市第二届小学教师差不多功培训与展示活动,遵循“全员、全学科、全方位”的原则,提升全市小学教师整体素养。 (二)创新教研工作方式 1.深化联动教研方式,形成合力。与部分区县建立了“名师工程”市级教研职员作站,探究市区教研联动的新方式,通过工作站提高区域教研工作质量,培养区级教研员和骨干教师。 2.开展主题性教学调研,聚焦问题。2014年,北京教研部门以“减负”、“课时目标制定与落实”、“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等为主题,组织教学指导和视导共20余次,走进32所中小学,共听、评课500余节。中心全学科走进通州、平谷集中调研,听评课400余节,微讲座80余场,基于主题的教学指导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普遍欢迎。 二、植根实践,精心研究,提升教研工作水平 北京市教研工作植根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教材修订与培训、教学标准培训与实验等多项工作为抓手,注重研究、培训、实验和指导,在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 (一)落实课改要求,注重教研实效 1.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重点,落实课程标准 (1)2014年,北京市教研部门在深入开展“学科指导意见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进展的教学指南”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义务教育时期各学科基于十年课程教学改革比较的研究报告。 (2)为北京市教委起草相关文件,颁布了中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科学类等部分学科的教学改进意见。同时,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共同进行了科学学科学业标准研究,旨在从学段、学科联动和整合的角度开展教学研究,打破学段壁垒,制造开放、实践的学习环境。 2.以教材实施为契机,服务教学实践 (1)积极参与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教材的修订,接着做好教材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2)接着承担教材培训工作,完成了2014年秋季教材和2015年春季教材的培训。开展了教材分析、案例研究、微格教学、同课异构等活动,培训现场视频上传北京数字学校,供区县二级培训及教师分享。 (3)依托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加强学科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升教学实效性。 3.深化德育和大课堂等研究,推动全面育人 (1)依托差不多研制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按照文理科和同一德育点的不同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