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重庆市2016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4)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48张)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提醒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014·新课标全国Ⅱ)“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③中矛盾的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观点错误,而且不能说谁优于谁,两者相互联结,密不可分。④中不能说个性起决定作用,两者相互联结,密不可分,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命题点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题指导: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作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怎 么 做 ①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②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③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2014·北京高考)“十二五”期间,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 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设问中的“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依据是矛盾特殊性,要结合矛盾特殊性表现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要注意紧密结合材料。 答案 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川渝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发现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的不同特点,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具有川渝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 易错点3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提醒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013·新课标全国Ⅰ)M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这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评价,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不能认为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②排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④观点错误。 (2014·新课标全国Ⅱ)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应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的;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普遍性指盐碱荒地都不能变成良田,但又有特殊性指材料中三年实验的成功,符合题意;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的是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