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精炼炉工程初步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炼钢厂
新1#60tLF精炼炉工程
初步设计
工程号:05168
唐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
目录
概述
主要设计内容和设计特点
工程建设的外部条件
产品大纲
工艺流程
主体设备
主要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
附图:
新1#60tLF精炼炉改造工程方案图纸4张。
图号为:
05168依钢1
05168依钢2
05168依钢3
05168依钢4
1.概述
1设计原则
该工程立足于提高钢产品质量,开发冶炼品种钢。
LF的功能是:
电弧加热升温;
提高合金收得率和钢水成分微调;
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提高钢的洁净度和改变夹杂物形态;
脱硫;
作为转炉与连铸之间的缓冲环节,保证转炉连铸匹配率,实现多炉连浇。
1.2 工程的必要性
二炼钢厂现在有1座1#45tLF精炼炉和一座刚刚投赴使用的2#60tLF精炼炉,现在需要上另外一台新1#60tLF精炼炉,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二炼钢厂转炉座数和连铸机台数较多,仅仅有一台60tLF精炼炉不能满足精炼钢水的产量要求。
(2)原来的1#45tLF精炼炉容量只有45吨,现在经过扩容改造的转炉出钢量已经达到58吨,很显然处理能力需要增大。
(3)原来的1#45tLF精炼炉没有合金加料系统,不具备调节钢水成分的功能。
(4)原来的1#45tLF精炼炉只有一个精炼工位,为了满足生产节奏的要求,改造成回转车双工位形式,减少了辅助用时间,加快了生产节奏,相应地扩张了精炼处理能力。
2. 主要设计内容和设计特点
2.1 主要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内容是从转炉出钢到精炼工位,进行精炼,然后将钢水吊运至连铸车间的整个过程。其中:LF钢包炉的主体设计由我方和设备制造厂家协同进行,其余高低压供电外网配电系统,冷却水系统供水泵站及外网,钢包底吹氩高压氮气系统、氩气系统,精炼炉低压氮气系统外网,除尘系统外网,土建设施由我方设计。
2.2 设计特点
转炉车间主要包括加料跨、炉子跨、钢水跨、出渣跨等主要生产厂房。在本次设计中,LF钢包精炼炉只有设置在过渡跨才能减少占用空间,保证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
“转炉—精炼—连铸”是转炉炼钢工艺典型流程,它强调精炼站的在线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工艺布置,经过多次研讨,我们拟定LF精炼炉在过渡跨建设。具体布置见附图。为了进一步减少空间的占用,我们没有采用前一个60tLF精炼炉的双车三工位形式,而是采用了钢包回转台(或回转车)的形式,加快了精炼操作的节奏。同时,加料跨也布置在过渡跨内,进一步减少了空间占用。
3.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由于增设LF钢包精炼炉,需要高压12000kVA,10000V高压,是变压器用电;低压300KVA,380V包括钢包车运行,电极升降用电等。
设备冷却用水共需280m3/h,水压0.8Mpa,水质为净环水。
压缩空气压力为1.0~1.2Mpa,流量Q=30m3/h。氩气与复吹工程统一考虑,从2x30m3液氩罐引出供给。高压氮气与氩气切换使用,压力1.0~1.2MPa,流量Q=2x300NL/min。
增设通风除尘系统,用于炉外精炼操作过程产尘的排除和净化,烟气量80000m3/h(t≤180℃),粉尘量:10g/Nm3,粉尘流量:38kg/h。
4.产品大纲
二炼钢厂,主要以生产普碳钢和低合金钢为主,代表钢号是Q235、Q345,主要精炼品种:硬线钢、船用角钢、PC钢、冷镦钢、铆螺钢、抽油杆钢等。
5.工艺流程
5.1 精炼过程的时序分析
序号 项目 单车时间(min) 双车时间(min) 1 钢包吊至钢包车坐包 2 -- 2 接吹氩管、试气(测温取样) 1 -- 3 第一次侧温取样 3 -- 4 钢包开至精炼工位 1 1 5 炉盖、加渣料、送电 3 3 6 电极下落到位,第一次加热 5~8 5~8 7 加合金 3 3 8 第二次加热 6~12 6~12 9 第二次侧温取样 3 3 10 电极、炉盖升起到位 1 1 11 钢包开出精炼工位 1 1 12 喂丝(终脱钙处理) 3 3 13 断开氩气管路 1 -- 14 吊包上连铸 2 -- 合计 35~44 26~35 考虑到生产节奏、检修等各方面的影响,年作业天数按310天计,平均出钢量按56吨计, 则一台LF的年生产能力为:
310x24x60x56/35=71.4x104t/a;
其中:
310—LF年有效作业天数,d;
24x60—每天分钟数,min/d;
45—LF炉每炉平均处理钢水量,t;
35—LF炉平均处理周期,min;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匹配等问题,初步设计一台LF一年能够处理钢水量约60万吨。
5.2精炼的工艺流程
考察本工程的车间平面布置总图、品种结构和工艺流程,精炼的工艺流程图5-1。回磷量主要取决于钢包内残留的氧化渣量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