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环境心理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心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环境心理学》共计24学时,均为理论课程。环境心理学课程是本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对环境是否适合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辨识和判断力;使学生掌握共性,能够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加以融汇,使设计课程与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宗旨,具有良好环境属性的设计作品。
本课程理论24学时。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要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介绍与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有关的普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 介绍三种环境知觉的理论
目的要求
目的:了解三种环境直觉基本理论。
要求:掌握三种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1、格式塔知觉理论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第三章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的理论和实例研究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要求:要求学生模仿课本实例,对所熟悉的环境如所在城市、风景区及校园描述认知地图的调查方法。
教学内容
1、认知地图的基本理论
2、认知地图的相关案例
第四章 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目的要求
目的:掌握行为场所理论。
要求:了解环境行为关系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
1、场所理论
2、唤醒理论
3、环境应激
4、环境负荷理论
5、适应水平理论
6、行为约束理论
第五章 污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目的要求
目的:了解污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要求:使学生掌握污染对人类影响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1、噪声
2、拥挤和空气污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
目的要求
目的:了解空间中行为心理特征。
要求:要求学生将本讲内容中设计的概念,如空间的私密性与领域性在实际环境中举例解释。
教学内容
1、个人空间与人家距离、私密性和领域性的概念和特征
2、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观点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第七章 城市环境的认知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城市意象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认知举例的环境因素。
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城市意象的基本概念与案例研究。
教学内容
1、尘世意象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扩大
2、空间定向系统
3、认知距离的概念,以及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并对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进行分析
第八章 城市环境的体验
目的要求
目的:掌握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要求:要求应用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对城市环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
教学内容
1、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
2、特点
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对城市外部空间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目前在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研究中给若干问题。
要求:掌握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的建议。
教学内容
1、介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研究城市外部空间成果
2、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
第十章 城市唤的影响及其对策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对城市外部空间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目前在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研究中给若干问题。
要求:掌握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
教学内容
1、城市环境消极影响的理论假设及其研究例证
2、城市环境积极影响与多场所分析
第十一章 行为的理论假设及其理论定位
目的要求
目的: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要求:掌握基于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行为的设计过程基本理论
2、环境与行为信息基本理论
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目的要求
目的:掌握建筑意象的概念以及建筑室内认知距离。
要求:了解建筑室内空间定向的理论知识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行为的建筑设计基本理论
2、环境与行为信息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 课 程 内 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介绍三种环境知觉的理论
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的理论和实例研究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污染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
城市环境的认知
城市环境的体验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行为的理论假设及其理论定位
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 2
2
2
2
2
2
2
2
2
2
2
合 计 24 4、参考教材
1.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 乐国安, 《论现代认知心理学》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辽宁何氏医学院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系
A
- 5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