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冲压-冲压件工艺设计.ppt

发布:2017-05-28约1.1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目录;冲压件采用1.5mm的钢板冲压而成,可保证足够的刚度与强度。为确保冲压件与其他零件固定后位置准确,四个Φ5孔与Φ10孔的相对位置要准确,且两类孔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基孔制配合尺寸。其主要形状、尺寸可以由落料、弯曲、冲孔等冲压工艺获得。作为弯曲成形尺寸,相对弯曲半径r/t适中,且大于08钢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实验数值。故弯曲工艺性较好。由于弯曲件弯曲后易产生回弹,故可采用预弯加二次弯曲的放法减少回弹。工件的尺寸25、36、46、30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低。Φ5孔与Φ10孔精度等级均为IT9,尺寸15精度等级为IT11。;二、冲压件工艺过程的确定: 1、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 零件的形状表明其属于弯曲件,所以该零件以弯曲为基本工序。凸缘上四小孔由冲孔工序完成。Φ10孔的成形可以由两种方法:一种可以在弯曲前冲孔,另一种可以在弯曲后冲孔。 第一种方法,在冲孔后可以以孔来定位,然后弯曲,这样得到的弯曲件精度较高。 第二种方法,弯曲后再冲孔,不易保证孔的位置精度。故采用第一种方案比较合理。 2、工艺方案的确定 (1)计算毛坯尺寸 分析可知毛坯为长方形,长度L可由公式 L=l1+l2+ π/2(r+xt)推算,;查书表3.3.3知:x=0.42,把弯曲件看做四次弯曲,凸缘修边余量值取2mm,求得L=102mm,宽度b=30+4=34mm,料厚:1.5mm 确定弯曲次数 如果采用一次弯曲成形,成形后工件易产生偏移和回弹,且弯曲件侧壁易擦伤、弯薄,成形后零件两肩部与底面不易平行。 如果采用二次弯曲成形,可以先进行一次预弯,然后进行二次弯曲。这样所得弯曲件回弹容易控制,尺寸精度较高。 故采用两次弯曲。;带预弯的两次成形弯曲模;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的确定: 冲压件基本冲压工序为:落料、冲10、第 一次弯曲、第二次弯曲、冲5孔、修边共计6道基本工序,据此可排出以下四种方案: 方案一:落料与冲10孔复合,其余基本工 序不变。 方案二:落料与冲10、5孔复合其余基本工序不变。 方案三:落料与冲10复合,两次弯曲复合成一次弯曲,其余工序不变。 方案四:采用级进模或在多工位压力机上冲压。 分析比较以上四种方案,可以看出: 方案二中5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2.5t,故冲5孔后不宜进行弯曲,否则孔将变形,因此不宜采用。;方案三中虽解决了5孔变形的难题,但弯曲成形后工件易产生偏移和回弹,且弯曲件侧壁易擦伤、弯薄,成形后零件两肩部与底面不易平行。因此不宜采用。 方案四中采用级进模或多工位自动送料装置,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因此不宜采用。 方案一中没有上述缺点,且模具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冲压件精度高。因此采用第一方案。;三、工艺卡片;;;谢谢观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