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单元 20 雾在哪里 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1-23约3.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单元20雾在哪里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第7单元20雾在哪里》选自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雾在哪里》,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雾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让学生在感受自然现象的同时,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课文内容包括:

1.课文《雾在哪里》的阅读与理解;

2.学习生字词“雾、散、海、连、船、岸、山、城”等;

3.掌握词语搭配“雾散了、连着、藏着、露出来”;

4.学习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雾的神秘和美丽;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雾在哪里》一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理解雾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观察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掌握课文《雾在哪里》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雾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

难点:

1.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解决办法:

1.生字词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的图片和读音,让学生先听后跟读,再通过组内交流、游戏等方式巩固记忆。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确保正确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雾出现和消失的场景,讨论雾的特点。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比喻句理解: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体会比喻句的效果,再让学生尝试用比喻句描述雾的特点,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4.深层含义把握: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提炼关键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课文《雾在哪里》的电子版、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音频。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课后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雾在哪里》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雾吗?雾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2.展示一些关于雾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雾的神秘和美丽。

3.简短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雾在哪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雾在哪里》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

过程:

1.讲解课文《雾在哪里》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开篇、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

3.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关键词。

三、《雾在哪里》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中的雾特点及其变化。

过程:

1.选择课文中的几个典型场景,如雾在海上、城市、山中等的描述,进行分析。

2.详细介绍每个场景中雾的特点及其变化,引导学生感受雾的神秘和美丽。

3.学生分小组讨论雾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五、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1.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3.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六、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雾在自然现象中的重要性。

过程:

1.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雾在哪里》的基本概念、场景分析等。

2.强调雾在自然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雾的相关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雾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了《雾在哪里》一文的基本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和关键词,如“雾、散、海、连、船、岸、山、城”等。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