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五 资产重组与并购.ppt

发布:2018-04-13约1.28万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五 资产重组与并购 一、资产重组的定义 二、资产重组的历史演变 三、资产重组的动因—以科龙并购案为例 四、资产重组的分类 五、资产重组的形式 六、资产重组的风险 七、有关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情况 1993年9月,深圳保安集团通过其在上海公司在证券市场购买了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19.8%的总股本,拉开了我国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兼并与收购的序幕。 并购案例 数量 1996年 60多起 1997年 160多家 1998年 394家 1999年 发起并购258起, 股权转让和资产剥离299起。 2000年 发起并购369起, 股权转让和资产剥离362起。 问题富豪 ---中国富豪问题调查报告 周正毅: “上海首富”折戟资本市场 刘波: 逃匿儒商的“文化苦旅” 杨彬: 黑马富豪”悲情落幕 仰融: 资本大鳄 黯然出具 刘晓庆: “亿万富姐”的人生童话 赖昌兴: 惊世私枭的穷途末路 牟其中: 从“首富”到“首骗”的蜕变 问题富豪 ---中国富豪问题调查报告(续) 胡志标: 偶像的黄昏 吕梁: “超级庄家”自报内幕 钱永伟: 不务正业的地产大亨 吴志剑: 福布斯富豪神话的幻灭 刘邦成: “空手道大师”的神气魔法 丁谓: 从“公司医生”到“亏损之王” 黄仕灵: 电器大王的无奈结局 卢俊雄: 广州首富 人间蒸发 许培新: 从教书育人到造假上市 当前关于并购的热点问题: 顾雏军事件: 基于格林科尔收购科龙案引起的一系列思考。 新京报、中国证券报: 1.证监会对科龙4名原高管层的有罪指控 2.科龙4名原高管辩称无罪,科龙2004年报争议的5.1亿元销售收入是受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逼迫所致 3.德勤回应没有涉嫌科龙欺诈行为。 1998-2001年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合并案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在理解资产重组前需要考虑关联方内外以及单一公司内部的重组 一、资产重组的定义 第一种观点: 将资产分为存量资产、增量资产和无形资产。 资产重组包括: (1)对企业已有的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 (2)对再投资资产的经营重组 (3)对无形资产的充分运用和运作。 目的:提高企业资产收益。 第二种观点: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理 认为资产重组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资产项目间的重新组合; 二是负债结构的变化。 三是所有者权益主体的变更以及结构的变动。 第三种观点: 资产重组: 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法律主体的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和债权人的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调整和改变,从而形成对实物资本、金融资本、产权资本和无形资本的重组。 (魏杰 1999)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一般资产重组的含义: 资产重组是对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 资源分类: 第一类:物质资源 (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 第二类:人力资源 (管理者和员工) 第三类:组织资源 (1)企业的制度结构 (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2)企业的管理结构 (组织体系、横向结构、混合型结构等) 上海世纪联融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定义: 资产重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而对企业之间或单个企业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拆整合的过程。 二、资产重组的历史演变(5次) 第一次资产重组和并购浪潮: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颠峰期在1898-1903年 特征:以横向合并为主。指同行业间的企业并 购,是生产和销售相似产品的企业的兼并 成果:产生了包括美国钢铁公司、石油公司、 杜邦公司等在内的大型企业。 第二次资产重组和并购浪潮: 时间: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高潮在1920-1933 年间 特征:以纵向合并为主。是生产处于不同阶段 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成果:在10年内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石油工业、 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