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现代史课件第五章(新).ppt

发布:2017-01-04约8.28千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 2、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 3、1923年的党内斗争 列宁政治遗嘱 肃反运动中,苏联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397个旅长中221个被杀,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456个上校中401个被杀,仅有的8个海军上将全部被杀,所有11个副国防人民委员和最高军事委员会80个委员中75个被杀,军队总参谋部所有人员被杀,总计有35000军官被杀,约占军官团的百分之五十 乌克兰、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的党的领导人几乎均被处决。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受害。著名生物学家瓦维洛夫,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恰扬诺夫,喀秋莎炮的发明设计者朗格马克,喷气技术研究所所长克雷伊苗诺夫,坦克设计家札斯拉夫斯基等人遭杀害。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等人被捕入狱。一大批留驻苏联的外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干部被当作外国间谍受审查监禁。前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库恩·贝拉,波兰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列申斯基—达斯基,南共中央书记查皮克等人被处死。 5、大清洗运动发生的原因 国际环境; 体制问题; 个人品质问题 三、苏联的外交 富农被强迫迁徙 三、五年计划的实施 1、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1)向城乡资本主义全面进攻 (2)高速度发展工业及措施 3、五年计划的成就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民生活的改善 4、五年计划存在的问题 片面发展重工业 片面强调产值产量 经济效益低下 第三节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大清洗运动 三、苏联的外交 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三六年宪法 (1)三六年宪法的制定 (2)三六年宪法的内容 (3)三六年宪法的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问题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二、大清洗运动 1、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30年代的批判运动 哲学:德波林学派 文学: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 史学:波克罗夫斯基学派 经济学:康德拉季耶夫学派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确立1938 2、基洛夫事件与大清洗运动的开始 基洛夫(1886——1934) 1904入党;1923中央委员;1926政治局 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 尼古拉耶夫 基洛夫 (中) 基洛夫遇刺 发动大清洗 3、三次公开审讯 第一次:1936.8.19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审判季、加16人,处以死刑。托季联合总部、雅戈达 第二次:1937.1.23皮达克夫、拉狄克13人处死。托平行总部。2、18奥尔忠尼启则自杀、 1937、2、23中央全会“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全面扩大化 6月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被秘密处死、叶若夫 第三次:1938.3布哈林、李可夫19人被处死,右派和托派联盟 公开审判 致未来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信: 我就要离开人世了。我不是在无产阶级斧钺面前低下了我的头,无产阶级斧钺应该是无情的,但也应该是纯洁的。我在万恶的机器面前无能为力,这台机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纪的方法,它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有组织地炮制大量的流言蜚语。他们这些行动是非常果断而有信心的。      现在捷尔任斯基已不在世,契卡的优良传统已成为过去了。当时,革命的思想指导他们的一切行动,使他们对敌人无情,对付各种反革命,保卫了国家。所以契卡机构受到特殊的信任。享有特殊的荣誉、威信和尊重。而现在,所谓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机构,就其多数人来说,是由无原则的、腐化的、物质上得到满足的官员组成的蜕化变质的组织。为了满足斯大林病态的怀疑心理(我不敢说得更多),为了追求奖章和荣誉,他们利用了契卡原来的威信,进行最卑鄙的活动。而他们不懂得,他们同时也在消灭他们自己,因为历史是不能容忍卑劣行径的见证人继续存在的。 这些“万能的机构”能把任何中央委员、党员变为叛徒、恐怖分子、暗杀分子、间谍。如斯大林对自己产生怀疑的话,那么这些机构也会立即找出证据来这些“万能的机构”能把任何中央委员、党员变为叛徒、恐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