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罩动画”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遮罩动画”的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动画设计专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图层的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遮罩图层的建立和遮罩效果的实现方法,学会利用遮罩图层实现文字特效、放大镜的动画制作。
情感目标:
善于分析他人的Flash作品并学习其中使用的技术、技巧。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小组合作、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遮罩图层的建立和遮罩效果的实现方法。
难点:遮罩和被遮罩图层的关系。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创建元件,制作动画补间、形状补间动画,学习了如何用引导层来规定对象运动的轨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种动画效果——遮罩动画。
展示几个遮罩动画的实例
新课学习:
看过这几个动画,下面以其中的“电影文字”为例,学习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电影文字”效果。
1、播放“电影文字.swf”,展示作品成品效果。
2、教师打开“电影文字.fla” ,分析元件的组成、图层的结构及两个图层用到“遮罩层“功能。
3、教师新建文档,演示制作静态的“电影文字”的过程。
具体参加“电影文字”操作步骤的操作单。
4、教师巡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
(大屏幕上显示任务一:制作“电影文字”及样例)
(提示,在刚刚完成的文字遮罩的基础上,将被遮罩层中的图片作动画补间)
(如果有学生很快完成该任务,鼓励其继续探究,进行创新)
二、遮罩原理
转播一个学生完成的作品
请学生讲解完成动态的“电影文字”的制作方法:
遮罩层:文字“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被遮罩层:学校图片做动画补间
提问:1、我们看到的内容是什么?
2、学校的背景图是什么形状?
3、“圣诞快乐”文字在什么图层?
4、学校的背景图在那个图层?
5、这说明遮罩效果哪个图层决定看到的形状?哪个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讲述:遮罩层的作用类似一块幕布,如果其中有图像、文字等,那么就相当于幕布上开了一个孔,这个“孔”的形状与图像、文字等的形状相同。透过这个“孔”可以看到被遮罩层中的内容。
强调:上面一层为遮罩层,下面的图层为被遮罩层。
三、遮罩应用(放大镜效果)
“放大镜”移到哪个文字上,文字就变大。
1、展示“放大镜.swf”。
2、打开“放大镜.fla”,展示各元件,要得到上述效果,需要建立几个图层?各个图层的功能是什么?
3、提问:为什么要在小字图层上加一挡住小字图层?其作用是什么?
4、具体操作步骤参见放大镜操作单。
[如果班级学生基础好,分析图层结构和各图层功能后,学生依据操作单和样例后,开始操作;若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老师可先演示一遍,再让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鼓励先完成的同学,指导旁边学生操作。
提交作业:
将本节课制作的“电影文字.fla”、“放大镜.fla”保存为“电影文字+学号.fla”及“放大镜+学号.fla”,并提交。
四、小结
先请学生小结,老师补充总结。
(可以谈本课的学习体会)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遮罩的原理及制作电影文字效果和放大镜效果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判断题
1、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正确 )
2、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正确? )
3、被遮罩层在遮罩层的上层.(错误? )
4、若某图层被加锁或被隐藏,该图层不能被编辑和修改.(?正确)
六、课外拓展
1、Flash MX视频教程(IT世界网)洪恩在线
学 案
任务一:制作“电影文字”
1、准备
(1)新建Flash文档,将所需图片“导入到库”
(2)设置舞台属性
大小:400*200
颜色:黑色
2、操作步骤:(要求:起始帧:第1帧,结束帧:第50帧)
(图层顺序为从上而下的顺序)
图层 图层名称 起始帧(第1帧) 结束帧(第50帧) 作用与功能 备注 1 文字 输入文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设置文字字体、大小等属性) 插入帧 使文字与图片同步出现 在“文字”图层右击,设置为“遮罩层” 2 图片 将学校风景图片拖至“图片”层 插入关键帧, 将“图片”移至右侧 “图片”作补间动画 ” 技巧 图层及时重命名,使操作更清晰;
将编辑好的图层锁上,已防误操作; 任务二:制作“放大镜”效果
1、准备:
(1)新建flash文档
(2)设置舞台属性(大小、颜色)
2、操作步骤(要求:起始帧:第1帧,结束帧:第50帧)
(图层顺序为从上而下的顺序)
图层 图层名称 起始帧(第1帧) 结束帧(第50帧) 作用与功能 备注 1 放大镜 “放大镜”元件,在左侧 插入关键帧, 将“放大镜”元件移至右侧 “放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