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脱除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pdf
加压水洗法
(一)吸收原理
用水洗脱除原料气中二氧化碳的发法是纯粹的物理吸收过程,是以原料气中各组分在水
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为基础的。当压力不高时,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量常由亨利定律确定。
C=αp(Ⅱ-12-1)
iii
C33
式中i――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量,标准米/米水;
α――气体在气相中的分压,大气压;
i
p――33
i溶解度系数,或亨利系数,标准米/米大气压
氢、氮、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溶解度系数较二氧化碳要小的多,在压力不很高时,可以
看作与压力无关。因此,由(Ⅱ-12-1)可知,这些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在气体中的分压
成正比,当气体分压为1大气压时,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列与表(Ⅱ-12-1)。
(1)
33
表(Ⅱ-12-1)不同温度下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标准米/米)
气体分压为1大气压时
对于二氧化碳而言,其溶解度与分压并不成正比,而要小些,如用亨利定律作计算时,
应以逸度代替分压。在加压和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列于表(Ⅱ-12-
2)。
表(Ⅱ-12-2)在不同二氧化碳分压和不同温度下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2)
水洗过程一般是在气液逆流的塔式设备中进
行的,过程示意如图(Ⅱ-12-1)所示。
3
G表示气体流量(标准米/小时);Y表
示二氧化碳的克分子数或体积分数;下标1和
2分别表示塔底和塔顶;L为水的喷淋量(
3
米/小时),在塔内可近似看作不变;C为溶
33
解在水中的气体量(标准米/米)
图(Ⅱ-12-1)水洗过程示意图
在水洗操作中,主要控制分两个方面:(1)处理单位气体所需水量;(2)气体所能达到
的净化度。
一、洗涤用水量的确定
单位气体的水消耗量近似地与操作压力P、水洗饱和度Φ和溶解度系数α成正比。所以,
降低水消耗量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压力、降低温度和提高水洗饱和度。但选择压力和温度尚需
全面考虑其它各种因素。
水洗饱和度主要与气液两相的接触面和情况有关。增加两相接触面积(例如加大吸收容
积,保证气液分布均匀,采用较小尺寸的填料等)均能提高水洗饱和度,但也必须考虑设备
投资和流体阻力降。实际生产中,一般水洗饱和度Φ选择在60~70%之间。
二、洗涤后的气体的净化度
洗涤后气体中残余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的多少,就是洗涤后气体的净化度。表示水
洗质量不高,将增加脱除少量一氧化碳过程的负荷;含量过低,在水洗实际操作中不宜达到,
而且当采用铜氨液洗涤少量一氧化碳时,对于吸收后铜氨液的再生也不利,至于洗涤后气体
中残余的氧含量总是希望愈低愈好。
三、水洗压力的确定
从上述两个方面(降低用水量,提高净化度)看,加压都是必要的,但压力过高,会使
高压设备(高压水泵,水洗塔)结构复杂,增加造价。此外,还会增大氮和氢在水中的溶解
损失。如前所述,氮和氢的溶解度与压力几乎成正比,而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则较按比例算得
者为小,所以高压下氮氢溶解度的增加较大,从而溶解损失液较大,氮用水量的减少却不一
定很多。
此外,由于水洗前压缩的气体量比水洗后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