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的期次与年代-地震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卷 第 期 地 震 学 报 ,
17 3 Vol.17 No.3
年 月 ( — ) ACTASEISMOLOGICASINICA ,
1995 8 396 399 Au.1995
g
檭
殐檭檭檭檭檭殐
檭 研究简报檭
殐 殐
檭
檭檭檭檭檭
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的期次与年代
康来迅 王建荣
(中国兰州 730000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主题词 古地震;滑坡;地震崩塌;断裂带
众所周知,当前对古地震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对断裂带上崩积楔的规模和期次的分析来实现的.
本文则以昌马断裂带为例,由分析地震滑坡体的组合形态、内部结构特征与形成年代,来研究其古地
震事件.
昌马断裂带是祁连山西北部的活动性大断裂,总体方向为北西西 它是由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和
.
北北西向的断裂组成 该断裂带形成于古生代加里东期,海西、燕山和喜山期都有过明显的活动 第四
. .
纪,特别是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有过多次强烈反扭走滑活动, 年 月 日还发生过 级地震,
1932 12 25 7.5
并且沿基底断裂的山麓地带产生了一系列地震滑坡与地震崩塌现象(图 )
1a.
1地震滑坡期次的分析
1.1 滑坡体排列组合的特征及其与 1932年地震破裂带的关系
东半截沟西侧滑坡 纵剖面显示 期地震滑坡的互叠关系(图 ) 年地震裂缝切过第 期滑
犅 3 2.1932 2
坡的前部,该裂缝宽 7m,深 1.2m.后山坡上 1932年地震引张裂缝(宽 7.9m,深 0.35m)产生的第 3
期地震小滑坡叠加在第 期地震滑坡之上 该山坡中上部基岩发现有比较明显的断面及擦痕,它是一
2 .
次古地震产生的切层滑坡形成的断面,并导致形成了第 期地震滑坡,其规模最大 因此, 期地震滑
1 . 3
坡与基岩断面(古地震破裂面)及 年地震破裂带的关系比较清楚、明显,从而 期地震滑坡形成年
193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