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发展经济学制度篇.ppt

发布:2017-05-05约6.4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分工与交易 “交易”一词在经济学中早已存在,但它只被局 限于物品交换的含义。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一 书中对交易概念提出了一般性的解释。他指出,交 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上‘物品的交换’,它们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东西的未来所有权的让 与和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因此, 这些权利的转移,必须按照社会的业务规则先在有 关方面之间谈判,然后劳动才能生产,或者消费者 才能消费,或者商品才会实际交给其他的人。” 一、分工与交易 交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 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买卖的交 易是平等的个人之间的交易,管理与限额 的交易则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管理的 交易里,上级是个人或少数人组成的特权 组织,上级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在 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或者它的 正式代表,如公司的理事会、立法机关、 法院、政府等。 一、分工与交易 新制度经济学家基本上继承了康芒斯 对交易的定义。威廉森从契约关系的角度 出发,特别强调了交易的普遍性。他认为 交易发生在两个技术可分离的单位之间, 而这种技术的可分离性比人们通常想象的 要普遍得多。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交易是经 济理论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易活 动是与生产活动相对应的,后者是人与自 然之间的互动。 一、分工与交易 分工与交易是经济活动中互相依存、 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的发 展必定伴随着交易的扩大,另一方面,交 易也只有在分工发达时才有可能扩大。如 果所有的生产者都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产品, 交易也就是不必要的了。 一、分工与交易 斯密定理与扬格原理。 斯密定理可以改写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范围主要是地理范围和人口规模,因此在该定理中,运输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决定性条件。 扬格的结论是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 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 在于上述条件中,影响经济进步的因素因此要到影 响劳动分工的因素中去查找。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交易的收益就是实现分工的收益。 在通过市场的交易中,双方能够从交 换中获得利益。 在组织内部的交易中,交易是分工所 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专业化的获取、积累 的知识联合起来。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在交易 生利的基石上构造他们的模型。专业化和 劳动分工是《国富论》的核心。然而,经 济学家在构造模型时都对专业化和劳动分 工的成本未予理会。分工的收益通过交易 得以实现,同样,分工的成本也表现为交 易成本。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交易成本可以定义如下:在信息不完 全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 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 谈判、签订、监督执行和维护交易契约的 费用。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在人类行为动机方面,交易成本分析 假定人类有投机取巧的倾向。投机取巧倾 向(opportunism)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 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追求自身 利益的动机是强烈而复杂的,人们会随机 应变,投机取巧,包括(1) 有目的、有策略 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加以筛选 和扭曲;(2)背信弃义,违背对未来行动的 承诺。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由于人的理性能力有限,他不可能对 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不可能 获得关于现在和将来的全部信息。在这种 情况下,投机取巧行为就有了生存空间。 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需要投入时间、 精力和金钱等资源,也就是说,要支付成 本。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 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