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重点病种急诊救治流程与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川区合州医院
重点病种急诊救治流程与规范
(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为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密切科间写作,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依据“2012版三级医院审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图。重点病中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液体的复苏目标从整体看主要以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携氧,以满足全身氧代谢的要求。当机体的氧载不能满足机体的氧耗时,机体将通过提高氧利用率来代偿对氧的利用,可以从正常的0.22-0.32上升到0.7-0.8。一旦氧载情况改善,氧利用率可以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机体的代偿功能存在,当出现氧利用率提高,即可认为此时氧载不足或相对不足,在一定限度内,氧利用率的上升就意味着组织缺氧在恶化。当其超过0.4时,说明缺氧超过危险限,要加强干预。如果其持续在0.40-0.50达3-4天,在0.50-0.60持续24小时以上,﹥0.60的时间超出8-12小时,提示患者缺氧严重且时间过长,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因此,复苏的氧代谢目标在氧利用率指标即不应超过0.40。
(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创伤严重度分类方法:
①轻度:患者为单部位受伤,仅需简单处置,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②中度:主要受伤部位损害严重,有功能损害,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一般没有生命危险;ISS(创伤严重度评分)13,治愈后可能留有功能障碍。
③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救治患者会死亡。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3 分钟内完成)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 ,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能遗留残疾。
④极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不迅速处置 4 小时内即死亡,或濒死状。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图
急诊患者(自行来院或120急救送来的患者) ↓进入
门诊 ↓
门诊导诊员立即主动提供平车或轮椅等护送工具 ↓送至
急诊科 ↓急诊接诊
急诊护士立即测T、P、R、BP,观察神志,通知急诊医生 ↓
医生立即接诊查看患者,处置、评估、下达医嘱,护士核对执行。(以上流程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 ↓ ↓
经评估生命体征平稳患者 经评估患者危重
↓ ↓护送入
急诊绿色通道人员护送至
相关医技科室优先检查,
后补交费。 急诊抢救室或相关专科
抢救室抢救,护士电话
通知相关科室急诊会诊。
↓检查结果送至 ↓视病情送入
急诊首诊医生 手术室或ICU病房 ↓
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置后,根
据医院和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患者去向,做好记录、签字等。 ↓ ↓ ↓
相关专科
住院治疗 急诊留
院观察 离院观察随时复诊
创伤急救流程图
1.
2
3.
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流程
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流程
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
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患方不同意的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
呼吸衰竭急诊救治流程与规范
一、 通道的建立
呼吸衰竭可直接危及生命。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其原则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条件下改善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但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 )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口腔鼻咽喉部的分泌物吸出。痰粘稠不易咳出可用必嗽平溶液雾化吸人或用支气管解痉剂及激素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