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余甘子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余甘子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余甘子营养丰富,含有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抗氧化非酶物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X)等抗氧化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本文综述了余甘子抗氧化活性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余甘子;抗氧化成分;研究方法;研究进展
余甘子树生长于海拔200至2300米的山地疏林,多见于日照强烈的向阳处,耐旱耐瘠,适应性极强,可在树上挂果保鲜6-8个月之久。 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它超高光防护力与超强抗氧化力,该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 cm-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有浅黄色颗粒状突起,具皱纹及不明显的6 棱,果梗约1mm。外果皮厚 1-4mm ,质硬而脆。内果皮黄白色,硬核样,表面略具6 棱,背缝线的偏上部有数条筋脉纹,干后可裂成6瓣。种子6 ,近三棱形,棕色。气微,味酸涩,回味甜。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 )又名“油甘”、“望果”、“余甘果”等,在我国栽培利用约有1 800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南方地区。余甘子风味独特,先酸涩,后甘甜爽口,且余甘子营养丰富,含有12种维生素、16种微量元素、16种氨基酸、有机酸、蛋白质、糖类等。余甘子果实微寒、微苦、甘、酸涩,具有健胃、消食、润肺、生津、收敛止泻、清热降火、解毒、消滞止咳、解除疲劳等作用。最新研究表明,余甘果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份,具有治疗糖尿病的功效,为此,余甘子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1]。全世界约有17 个国家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使用了余甘子,我国约有16 个民族使用该药[2],被载入多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并于1998 年被卫生部公布列入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的名单[4]。
1余甘中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成分
1.1余甘子的甲醇提取物
余甘子的甲醇提取物中所含的高极性成分,以30mg/kg的量灌服, 3小时之内即可使实验
动物的收缩压降低6%,这些成分可直接作用于心血管,且作用迅速〔16〕。上海华东医院、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和泉州市人民医院用余甘子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结果,有效率分别为82·4%、80·0%和88·0%。这可能与其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有关。
1.2余甘果醇提物和余甘子精粉
余甘果醇提物和余甘子精粉都有降血糖作用。动物试验表明,它能增加心肌糖原水平〔17〕。在采用余甘子制剂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其视网膜微血管瘤及出血斑消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体征明显改善〔18〕。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以量元素有关。
.4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啦伽余甘子具有调整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抑制AS的
形成的作用。董磊等心¨观察了余甘子果汁粉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及抗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的作用,发现余甘子果汁粉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脂代谢和降
低血液黏稠度有关。㈤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保护
.
85
内皮功能抑制动脉内膜内皮素基因表达而起到防止家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的作用。
2.6其他作用 在我国民间余甘子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和治疗糖尿病;不同含量的余
1 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
余甘子果实富含鞣质 含量高达 45% 未成熟果实中仍可达 30%~35% 干燥果实中 鞣质含
量尚为 14% [3-4] 其中包括没食子酸(gallic acid) 鞣花酸 ellagic acid 葡萄糖没食子鞣质
(glucogallin) 3,6-二-O-没食子酰基- -D-葡萄糖 (3,6-digallylglucose) 诃子酸(chebulinic acid) 原
诃子酸(terchebin) 诃黎勒酸 (chebulagic acid) 鞣云实素(corilagin) [5-6] 余甘子酸 phyllemblic acid
余甘子酚(emblicol) 诃子裂酸(chebalic acid) [7] 1,6-二-O-没食子酰基- -D-葡萄糖(1,6-Di-0-galloyl-
-D-glucose ) 1-O-没食子酰基- -D-葡萄糖(1-0-galloyl- -D-glucose) 核实木素 A Putranjivain
A
[8]
1,2,3,6-四-O-没食子酰基- -D-葡萄糖 1,2,3,6-tetra-O-galloylglucose , phyllanemblinin A,
chebulanin, elaeoc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