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阅读材料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我国农垦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宜耕土地早已被辟为耕地,耕地后备资源已为数不多;而且由于人多地少和不合理的过度垦殖,即使现有的耕地还有一部分需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或退耕还湖.因此,我国扩大耕地的潜力不大.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除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等难以利用的土地,真正未利用的荒地则很少.全国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仅为1亿多公顷,其中大多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可供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300多公顷,这些宜耕土地大多是现有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而且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若按垦殖率一般为60%计算,全国耕地最大潜在增量为800多万公顷. 2:读图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 (1)读下图说说我国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读下图比较一下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南北分布差异,并且 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每年流失表土在50亿吨以上,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流失严重。据调查统计,1890-1999年的20年间,我国挤占挪用及毁损的耕地超过600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的耕地超过30万公顷。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供需矛盾。 阅读材料 全国土地日 1991年五月,国务院第33次会议决定,内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历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如下: 1991年:土地与国情 2006年:依法合理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 1992年:土地与改革 2007年:节约集约用地 坚守耕地红线 1993年:土地与经济 2008年:保护用地 为子孙造福 1994年:土地与市场 2009年: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1995年:土地与法制 1996年:土地与发展 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997年:土地与国家 爱护我们的家园 1998年:土地与未来 节约土地 造福后代 1999年:依法行政 合理用地 2000年:保护耕地 为了美好的明天 2001年:规范用地 利国利民 2002年:规范土地市场 促进经发展 2003年:规范土地市场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04年: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 2005年: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 保护土地资源的宣传口号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 国的基本国策 2、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3、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 地现象 4、严格土地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5、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6、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 7、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9、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 1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1、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1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 * * * 土地资源的利用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 也是将来的全部 请解释每一 句话的含义 土地资源的利用 我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但森林茂密,适宜发展林业。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人们 在这里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 山地林区 草原牧区 我的家乡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 平原耕作区 城市 我住在城市,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如网,到处是住宅商店和工矿企业。 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 建设用地 林地 耕地 草地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土地 资源 的利 用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农业 用地 非农业 用地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位,国土 ,土地资源 . 三 辽阔 丰富 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优势 12 耕地、林地少, 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 资源不足 比例 构成 不尽 合理 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优势 比例构成 不合理 耕地、林地少, 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 资源不足 人均土地资源 占有量小 劣势 类型齐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