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ppt

发布:2017-10-04约1.2万字共1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常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描述的方法、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数字化描述方法、水土保持空间数据的类型和关系、元数据问题、栅格与矢量数据的结构与转化、数据源的种类、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及误差分析。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一、地球空间模型描述 地球空间模型的种类可以分为四类 。 第一类 是地球的自然表面 第二类 是相对抽象的面,即大地水准面 第三类 是模型,就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起 来的地球椭球体模型 第四类 是数学模型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二、地理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建立地理空间坐标系,主要的目的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也就是求出地面点对大地水准面的关系,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用地理坐标(纬度、经度)来表示。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根据地理坐标系,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由该点的纬度和经度来确定。但地理坐标是一种球面坐标,难以进行距离、方向、面积等参数的计算。为此,最好把地面上的点表示在平面上,采用平面坐标系(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所以,要用平面坐标表示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首先要把曲面展开为平面,但由于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也就是说曲面上的各点不能直接表示在平面上,因此必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一个由地理坐标(ψ、λ)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它相对应的点。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三、地图对地理空间的描述 地图是现实世界的模型,它按照一定的比例、一定的投影原则有选择地将复杂的三维现实世界的某些内容投影到二维平面媒介上,并用符号将这些内容要素表现出来。 点状要素:通常以点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特征,以符号的尺寸 表示数量特征,将点状符号定位于事物所在的相应位置上。 线状要素:通常用线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用线状符号 的尺寸变化(线宽、长的变化)表示数量特征。 面状要素:通过地图符号形状、大小、颜色的变化及地图注记对这些符 号的说明、解释不仅能表示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 数量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相 邻、包含、连接等。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四、遥感影象对地理空间的描述 遥感影象对空间信息的描述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来表示的。这是因为地物的结构、成分、分布等的不同,其反射光谱特性和发射光谱特性也各不相同,传感器记录的各种地物在某一波段的电磁辐射反射能量也各不相同,反映在遥感影象上,则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和灰度信息。 第一节 常规水土保持地理空间信息描述法 第二节 水土保持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 第二节 水土保持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 一、传统信息描述方法的缺点 ①地图的生产周期太长,目前科研、生产与管理工作都要求及时得到有关地表变化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地图存储、生产已不能满足需要。 ②遥感影象因为存在着变形,须首先对其进行纠正,另外,遥感影象因为其成像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影象有不同的影象特征,必须解译才能变成人们所习惯的地图方式,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第二节 水土保持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 二、数字化描述方法的优点 对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描述,就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地理事物的形状,为此,必须精确地指出空间模式如何处理,如何显示等。在计算机内描述空间实体有两种形式:显式描述和隐式描述。例如一条河流,在计算机中的显示表示,就是栅格中的一系列像元,为使计算机认识这些像元描述的是河流而不是其它物体,这些像元都给予相同的编码值R或者用相同的颜色、符号、数字、灰度值来表示。 河流的隐式表示是由一系列定义了始点和终点的线及某种连接关系来描述,线的始点和终点坐标定义为一条表示河流及其河心洲形状的矢量。 第二节 水土保持信息数字化描述方法 计算机对地理实体的显式描述也称栅格数据结构,对地理实体的隐式描述也称矢量数据结构。栅格和矢量结构是计算机描述空间实体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在栅格数据结构中,整个地理空间被规则地分为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