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2 水土保持理论基础.ppt

发布:2016-04-27约8.31千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斑块(patch)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它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地或居民区等。 ? 廊道(corridor)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如林带、河流、道路等等。 ? 本底(matrix)则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如森林本底、草原本底、农田本底、城市用地本底等。 2. 景观要素 Dranstad等(1996) 按斑块、边缘、廊道和镶嵌体4个部分总结出了55个比较具体而明确的原理。 3.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1)有关斑块的原理 斑块的数目: 生境损失原理 复合种群动态原理 大斑块数量原理 斑块群生境原理 斑块的大小: 边缘生境和边缘种原理 内部生境和内部种原理 大斑块-物种绝灭率原理 小斑块-物种绝灭率原理 生境多样性原理 干扰障碍原理 大斑块效益原理 小斑块效益原理 斑块的位置: 斑块位置-物种绝灭率原理 物种再定居原理 斑块选择原理 (2)有关边界的原理 边缘结构: 边缘结构多样性原理 边缘宽度原理 行政边界和自然生态边界原理 边缘过滤原理 边缘陡度原理 边界形状: 自然和人工边缘原理。 平直边界和弯曲边界原理 边缘曲折度和宽度原理 凹陷和凸出原理 边缘种和内部种原理 斑块与本底相互作用原理 最佳斑块形状原理 斑块形状和方位原理 廊道和物种运动: 廊道功能的控制原理 廊道空隙影响原理 结构与区系相似性原理 踏脚石连接度原理 踏脚石间距原理 踏脚石消失原理 踏脚石群原理 道路和防风林带: 道路及另外的槽形廊道原理 风蚀及其控制原理。 (3)有关廊道和连接度的原理 河流廊道: 河流廊道和溶解物原理 河流主干道廊道宽度原理 河流廊道宽度原理 河流廊道连接度原理 4. 景观生态学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 第二节 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原理 二 生态系统 一 恢复生态学原理 三 ——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三、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与生态恢复(Restoration) 相关的概念还有: 重建(Rehabilitation) 去除干扰并回复原有的利用方式。 改良(Reclamation) 改良立地条件以便使原有的生物生存。 改进(Enhancement) 提高受损系统某方面的结构与功能。 修补(Remedy) 修复部分受损的结构。 更新(Renewal) 发育及更新。 再植(Revegetation) 恢复部分结构和功能, 或先前土地利用方式。 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或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osystem) ——在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的作用下形成的偏离原有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 与自然系统相比, 退化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生产力降低, 土壤和微环境恶化, 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 自然压力 社会压力 各种干扰 初始状态的生态系统 干扰存在 受害严重的生态系统(不可逆的) 受害轻微的生态系统(可逆的) 保持受害状态的生态系统 进一步恶化的生态系统 干扰的调控 治理措施 综合评判 改进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帮助加自然过程 再造的生态系统 自然过程 科学研究 对策研究 经济学研究 法律责任 社会需要 流域水文学原理 1 生态学原理 2 生态经济学原理 3 Contents 可持续发展准则 4 学习要求 复习思考题 参考资料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系统 二 生态经济学简介 一 生态经济学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研究其矛盾运动中发生的生态经济问题,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及解决的理论原则,从而揭示生态经济运动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流域既是一个完整的地形单元,又是一个水文单元,还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所以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和管理。 一、生态经济学简介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系统 二 生态经济学简介 一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流域生态系统和流域经济系统相互交织而成的复合系统。 组成要素:人口、环境、资源、物资、资金和科学技术。 结构:开放的耗散结构、网络结构、立体结构。 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 平衡模式:稳定的、自控的、优化的。 二、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流域水文学原理 1 生态学原理 2 生态经济学原理 3 Contents 可持续发展准则 4 学习要求 复习思考题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