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平均分》说课稿.doc

发布:2016-04-26约4.6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人体结构变化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关注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感知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建立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构起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动手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等操作材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我先出示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使学生看到人不断成长变化,提高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热情。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胎儿时期头和身子一样长、胎儿时期头占整个身长的一半、随着人长大头变小了等等,这里学生的意思是头占身体的比例变小了。先来看第一幅图,头占身长的一半,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平均分,他知道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一半。(板书:一半)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①教学第一个红点,学习 一半可以怎么表示?让学生在本子上创造符号表示一半。学生有的用图形表示一半,有的用线段表示一半……大多学生可能都是用一些直观的事物或者图形来表示一半。教师进一步引导,1个苹果用1表示,10个小朋友用10表示,那这半个我们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创造,有的学生可能把8平均分成2份,取一部分来表示一半等等创造成果,从而引出用表示一半,并带领学生读这个分数,然后让学生结合信息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这根线表示什么?学生结合情境图就会说,2表示把身长平均分成2份,1表示头占其中的一份,横线表示平均分。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突出了创造的必要性,当出现一半时无法用数表示那就创造了一个新数;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情境图对的解释为下面初步抽象的意义做了铺垫。 ②折纸进一步认识。 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涂色表示。教师放手让学生创造,集体汇报可能有这些情况,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是吗?学生进行判断并表述,进一步理解。回顾它们的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表示的都是呢?使学生看到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板书: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这样设计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丰富的素材下,能结合具体情境描述的意义,就达到了三年级对分数意义学习的要求。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①认识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特涂色部分表示吗并说说为什么,不是也说说为什么。到第4个图形时候,学生判断说不是,教师追问这不是那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并说一说为什么。教师借助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学习的意义,丰富了对分数的认识,把新知的学习融入到练习中。 ②认识。 让学生说出婴儿头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适当外延,深化概念 接着探究成人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一,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又提问:成人上身长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呢? 这里面特别强调里面有3个。在此学习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板书:……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引出今天的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接下来教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五)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自主练习第一题,根据图形填写分数。 自主练习第二题,看分数,涂颜色 自主练习第三题,火眼金睛辨对错,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对错。 这些练习目的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应用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估计,下面两条线段是上面线段的几分之几? 最后是阅读分数的发展历程,进行数学历史的教育。 (六)畅谈收获,教师总结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分数,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学习了分数的写法,着重学习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知识,在生活中分数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注意观察和使用它们。 七、说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认识重点,建构知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