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第14章:压铸模设计程序及图例教程讲解.ppt

发布:2016-11-09约5.65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4.2 压铸模设计举例 技术条件:1. 材料:45钢28~32HRC 2. 4~30 孔位置与定模套板一致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前面各章介绍了压铸模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设计要点。本节介绍几种压铸件的模具结构,以供参考。 1.外壳压铸模(图14.13) 外壳是一壳体零件,材料为铝合金,最大外形尺寸170 mm×110 mm×70 mm,壁厚大部分为2 mm,六个圆柱体较粗大,与壳顶连接处易产生缩松。 选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平直分型面取在壳底,铸件全部在定模。采用顶浇口,铸件对型芯8包紧力大,故开模后铸件能跟随动模移动。溢流槽在四周共十个。 壳顶四角的四个盲孔由安装在定模上的型芯13成型。壳体内腔由动模上的型芯8成型。 该零件由推件板4及推杆6联合推出。限位螺杆18控制推件板推出距离。壳顶有一环状凹槽a,使直浇口在开模时因该凹槽的作用而可靠地脱出定模。同时,亦避免铸件薄壁顶面产生变形。 2.支架压铸模(见图14.14) 此零件是一块曲折板状铝合金件,壁厚均匀为4~5 mm。 选用卧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侧浇口。分型面按铸件外形轮廓为阶梯分型,以便金属液充填的最后部位开设的溢流槽在分型面上。 采用推杆推出,推杆2、10设在溢流槽处,推杆26在浇口处。用复位杆3复位。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3.法兰盘压铸模(见图14.15) 此零件为铝合金件,中间是一圆筒,两端各有一方形法兰盘,除一端法兰厚2.5 mm之外,其余壁厚均为1.2 mm左右。 选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二件,平直分型面,采用侧浇口,缝隙式过道的纵向溢流槽。 铸件侧凹外形由对接滑块26成型,斜导柱27传动滑块在成型推板8上滑动,在开模的同时抽出滑块。由推杆4推动成型推板,使铸件脱出型芯7。 4.盖子压铸模(见图14.16) 此零件材质为铝合金,是一均匀壁厚的壳体,壁厚为2 mm。 选用卧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侧浇口开在靠近盖子顶部的附加分型面Ⅰ-Ⅰ上。溢流排气槽开在Ⅱ-Ⅱ分型面上。充填条件好。 此零件由推杆4、6推出,复位杆22复位,动作过程如下: (1) 开模时,在压射冲头推出余料的力的作用下,推动定模活动套板16,打开了附加分型面Ⅰ-Ⅰ。 (2) 开模动作继续,压射冲头虽然抽回,但由于动模大型芯12所受包紧力较大,仍能带着铸件和浇口强制定模活动套板16继续跟随动模移动。 (3) 当限程块29被钩子30钩住时,定模活动套板停住,打开分型面Ⅱ-Ⅱ。与此同时,铸件因包紧大型芯,随动模移动,脱出定模活动套板,因而浇口被切断,自行落下。 (4) 开模动作继续,铸件由推杆顶出。 附加分型面Ⅰ-Ⅰ的打开距离L应大于浇口余料的总厚度,以便浇口脱落及清理工作的进行。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续图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续图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5.绳轮压铸模(见图14.17) 绳轮铸件材料是铝合金,周围有梯形槽,外形尺寸为φ100 mm×5.5 mm。 选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中心浇口,平直分型面。 侧凹由四块斜滑块24成型,以便减少抽芯距离,减小模具体积。斜滑块由顶杆20推动沿斜导板23的燕尾槽滑动抽芯。 6.壳子压铸模(见图14.18) 此零件选用卧式冷压室压铸机压铸,采用半环形浇口,两个溢流槽,一模一件。 定模型芯10形成铸件内孔,所受包紧力较大。滑块17、28形成铸件的全部凹凸外形,各由两根斜导柱16进行抽拔。开模时,为确保滑块带动铸件脱出定模,斜导柱延时抽芯(滑块斜孔留有加长量)。滑块受到的胀模力较大,故用定模座板12整体楔紧。此零件由推杆21推出,复位杆18复位。 7.手轮压铸模(见图14.19) 此零件轮毂处及轮缘处各有一嵌件,材质是铝合金。选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中心浇口,模具四周开排气槽。 动模4和定模1沿铸件锥面构成一锥形分型面,有助于动、定模型腔中心对准和排气系统设置。 采用推管3和推杆5联合推出,复位杆20复位。为便于在型芯上放置嵌件,采用手动齿轮齿条机构使推管先复位。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续图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续图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14.3 压铸模结构图例 8.罩壳压铸模(见图14.20) 铝合金罩壳是一深腔壳体零件,壁厚较均匀,侧面有凹凸及侧孔。 选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一模一件。中心浇口,纵向溢流槽设在侧面,以缝隙式过道连接。 斜滑块20、23成型铸件的全部外形,同时还成型铸件大端的端面,即推出部位。开模推出时,由斜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