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涂料配方原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涂料配方设计 12.1 概述 涂料是一个多组分的配方产品。由于基材和使用环境不同,对涂膜的性能也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涂料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及其相对比例又对涂料的施工性能(如流平性、干燥性等)和涂膜性能(如光泽、硬度等)产生极大的影响,对涂料必须进行配方设计方能满足各方面要求。 涂料配方设计是指根据基材、涂装目的、涂膜性能、使用环境、施工环境等条件进行涂料各组分的选择并确定相对比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施工工艺。涂料配方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基材、目的、性能、施工环境、应用环境、安全性、成本等。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相互耦合,建立一个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涂料配方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涂料配方。 12.2涂料基本组成 涂料一般由成膜物、颜(填)料、溶剂(或稀释剂)和助剂组成。涂料施工后,随着溶剂和稀释剂的挥发,成膜物干燥成膜。成膜物可以单独成膜,也可以粘结颜(填)料等物质共同成膜,所以也称粘结剂,它是涂料的基础物质,常称为基料、漆料和漆基。 表12-1 涂料的基本组成 组 成 原 料 成膜物 油料 鲨鱼肝油、带鱼油、牛油、油、豆油、蓖麻油等 树脂 天然树脂:虫胶、松香、天然沥青等 合成树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氟碳树脂等 颜料 颜料 无机颜料:钛白、氧化锌、铬黄、铁蓝、铬绿、氧化铁红、炭黑等 有机颜料:甲苯胺红、酞菁蓝、耐晒黄等 填料 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石英粉等 助剂 增塑剂、催化剂、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乳化剂、分散剂、防结皮剂、引发剂等 溶剂和稀释剂 石油溶剂、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醋酸乙酯、丙酮、环己酮、丁醇、乙醇、卤代烃等 12.2.1成膜物质(树脂)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合成树脂已经取代油料和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工业。常用的合成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氟碳树脂等,选择涂料用树脂主要基于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还要考虑基材性质、使用环境、施工环境、成本等因素。 2常用溶剂及应用 常用溶剂按照沸点分为低沸点溶剂(沸点100℃)、中沸点溶剂(沸点100-150℃)、高沸点溶剂(沸点150℃),按照化学组成分为烃类溶剂、醇类溶剂、 酮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等。 12.2.3颜料 颜料是分散在涂料中从而赋予涂料某些性质的粉体材料,包括颜色、遮盖力、耐久性、力学强度、对金属底材的防腐性、特殊功能如导电、导热性能等。按照其在涂料中的功能和作用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防腐颜料、功能颜料。 色泽、着色力、遮盖力、耐光性、耐侯性是颜料的基本特性,它们与颜料的结构和组成有关,而颜料结晶形态、粒径和外形对漆膜的光泽、颜料的润湿分散性以及涂料贮存期间颜料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涂料工业中,通常采用研磨或高速分散的方法使颜料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体系中,并使其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或者沉降后容易被分散。 (1)白色颜料 涂料中使用的白色颜料主要包括二氧化钛、立德粉、氧化锌、铅白、锑白等,其中钛白粉应用最为广泛。 (2)红色颜料 红色颜料主要有氧化铁红、钼铬红、镉红等。 (3)黄色颜料 主要的黄色颜料有铬酸铅、氧化铁黄、镉黄等。 (4)绿色颜料 绿色颜料有铅铬绿、氧化铬绿、钴绿等。 (5)蓝色颜料 铁氰化铁钾又称铁蓝,有较高的着色力,色坚牢度好,并有良好的耐酸性,但遮盖力差。群青为天然产品,色坚牢度好,耐光、热和碱,但可被酸分解,着色力和遮盖力低. (6)黑色颜料 用量最大的黑色颜料是炭黑,其吸油量大,色纯,且遮盖力强,耐光,耐酸碱,但较难分散,此外还有氧化铁黑(Fe3O4),它们主要用做底漆和二道漆的着色剂。 (7)有机颜料 有机颜料的色泽鲜艳,着色力较强,但遮盖力、耐高温性、耐候性较差,常用的有机颜料有耐晒黄、联苯胺黄、酞菁绿、酞菁蓝、甲苯胺红、大红粉等. (8)防腐颜料 防腐颜料用于保护金属底材免受腐蚀,按照防腐蚀机理可分为物理防腐颜料、化学防腐颜料和电化学防腐颜料三类。物理防腐颜料具有化学惰性,通过屏蔽作用发挥防腐功能,如铁系和片状防腐颜料,化学防腐颜料具有化学活性,借助化学反应发挥作用,如铅系化合物、铬酸盐、磷酸盐等,电化学防腐颜料通常是金属颜料,具有比金属还低的电位,起到阴极保护作用,如锌粉。 (9)填料 填料亦称体质颜料,大多是白色或稍有颜色的粉体,不具备着色力和遮盖力,但具有增加漆膜的厚度、调节流变性能、改善机械强度、提高漆膜的耐久性和降低成本等作用,主要是碱土金属盐类、硅酸盐类和铝镁等轻金属盐类。 碳酸钙是涂料用的主要填料,包括重质碳酸钙(天然石灰石经研磨而成)和轻质碳酸钙(人工合成)两类,广泛用于各类涂料。 滑石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