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PAGE
PAGE4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24·海口高一检测)商王在斗争、祭祀等重大活动之前进行占卜,预知天命,主宰国政。这反映出商代政治的特点是 ()
A.行事谨慎运筹帷幄 B.王权衰微诸侯争霸
C.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D.敬畏自然敬重规律
【解析】选C。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商王”“重大活动之前占卜,预知天命”,这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C与题意相符。
【补偿训练】
先秦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支配的,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
A.统治较为稳定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政权更迭频繁
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解析】选B。“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支配的,以得到民心”表明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B正确。
【深化点拨】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王位世袭制发展到分封制和宗法制,都带有深厚的宗族色调。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皇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
A.以年龄为准则 B.以血缘为纽带
C.以等级为核心 D.以德才为标准
【解析】选B。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秦朝确立包括皇位世袭在内的皇帝制度直到清王朝的覆灭。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以血缘为纽带,故选B。
3.有学者把文字的独创作为文明出现的标记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
【解析】选B。从材料中“戎”“从”可知诸侯的义务,“王”“国”“侯”等反映了古代的分封制。
【补偿训练】
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由此可推断 ()
A.分封制产生于东周
B.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
C.分封的核心是土地
D.封侯有义务爱护周天子
【解析】选C。关注关键信息:“分土封侯制”,这突出了土地的重要性,故C与题意相符。
4.西周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解析】选B。本题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嫡长子”,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本题选B。
5.(2024·成都高一检测)西周“宗法制度事实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 ()
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B.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C.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解析】选B。材料中“亲疏关系”“嫡庶关系”表明,宗法制使宗族内部的等级关系进一步明确,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B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D材料不能说明,均解除。
【补偿训练】
1.西周宗法制下,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
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解析】选B。依据所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化而来的,是王室贵族按血缘关系安排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维系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故选B。
2.“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选B。“姓氏寻根”“族谱编修”体现的是血缘关系,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故选B。
6.视察下图,假如周王去世,依据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其他同辈被排斥在外。
7.《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特别嫉妒,但是表面又对他特别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
A.贾宝玉长相俊美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解析】选D。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表面又对他特别惧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影响。因为宗法制推行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是正室所生的长子,正室所生之子一般都比较名贵;而妾室所生的是庶子,地位相对比较低;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22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