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pdf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3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第1页
教学课题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3本教时为第3教时
教学目标:1.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2.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1.耳的结构。
2.听觉的形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模型和课件来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乐曲——江南水欣赏音乐,并思疑。利用优美的音乐陶冶学
乡。在人从外界环境接收的信息中,听觉是仅生的情操,引入本节课
次于视觉的第二大信息来源。那么,听觉是怎题,显得自然流畅。
样形成的呢?
【活动一】观察耳的结构阅读信息库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
思考:1.耳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各
并根据观察结果回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
什么功能?答。
2.内耳受到感染时,很可能会使人失去平内耳受到感染,会影
衡感而跌倒,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响前庭和半规管的功
能,使人失去平衡感
【活动二】分析听觉的形成观察图片,阅读相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
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动获取相应知识的能力
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概括。
觉中枢
【活动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8“资料分析”仔细阅读后,分析回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
思考:1.耳毒性药物对人体听力损害的主要原
答:主要损害的是听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因
是什么?神经。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3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第1页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3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第2页
2.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听力,对他的生活将不仅影响工作、生活
产生哪些严重的影响?还影响社会交往能力
和身心健康。
3.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好耳和听觉,①要减少或消除周围
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环境的噪声;②不要
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朵;③遇到巨大声响
时,要迅速张口,或
闭嘴堵耳;④鼻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