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_固相萃取技术.ppt

发布:2016-12-20约4.34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固相萃取的分离模式有哪几种?常用固相萃取吸附剂有哪些? 反相固相萃取 正相固相萃取 离子交换萃取 免疫亲和 键和硅胶吸附剂 石墨碳 离子交换树脂 金属配合物吸附剂 聚合物吸附剂 免疫亲和吸附剂 分子嵌入聚合物 2、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正相固相萃取?什么是反相固相萃取?所选流动相和固定相有何要求? 正相固相萃取:从非极性样品中萃取极性分析物;固定相:极性;流动相:非极性或弱极性。 反相固相萃取:从极性样品溶液中萃取非极性活弱极性分析物;固定相:非极性或弱极性;流动相:极性。 键和硅胶吸附剂 石墨碳 离子交换树脂 金属配合物吸附剂 聚合物吸附剂 免疫亲和吸附剂 分子嵌入聚合物 1.固相萃取吸附剂的选择-常用固相萃取吸附剂 键和硅胶吸附剂 常用的键合硅胶吸附剂表面积在50~500m2/g 之间,孔径为5~50nm ,粒径大于40μm 。一般应选择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吸附剂,以获得更好的萃取效果。但要注意若粒径过细,萃取时阻力增加,萃取速度下降。 1.固相萃取吸附剂的选择 应根据分析对象、检测手段及实验室条件合理选择。 2.固相萃取溶剂的选择 在固相萃取固定相活化、上样富集、淋洗杂质、分析物洗脱过程中,都涉及到溶剂选择问题。 a.固定相活化溶剂的选择 一般使用两种活化溶剂。第一种溶剂(初始溶剂)用于净化固定相,对于常用的C18键和硅胶固定相,可用甲醇有效地除去其所含杂质。第二种溶剂(终溶剂)使固定相溶剂化,以便样品中的分析物能更好的保留。 b.上样萃取溶剂的选择 为了使分析物更好地保留在固相萃取柱上,上样萃取时应采用尽可能弱得溶剂。 c.淋洗溶剂的选择 淋洗溶剂用于洗去吸附在固定相上的干扰组分。淋洗溶剂的强度选择非常重要,其强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大于或等于上样溶剂,又小于洗脱溶剂。淋洗溶剂的选择原则:尽可能将干扰组分从固定相上洗脱完全,但又不能洗脱任何分析物。 溶剂强度应足够大,以保证吸附在固定相上的分析物定量洗脱下来。 选择的洗脱溶剂应与后续的分析相适应。 选择粘度小、纯度高、毒性小并与分析物和固定相不发生反应的溶剂。选择单一溶剂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考虑使用混合溶剂进行洗脱。 d.洗脱溶剂的选择 3.固相萃取的应用 固相萃取在环境分析的应用---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有机污染物的检测。 固相萃取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生物检材中毒物和药物残留分析、血液中药物分析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固相萃取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固相萃取测定生物检材中安眠酮(导数紫外) 2)双柱富集固相萃取测定钯、锶(FAAS) 3)固相萃取富集水中多环芳烃(HPLC) 4)固相微萃取富集多环芳烃GC-MS * * 第二章 固相萃取 概 述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分离模式及操作步骤 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固相萃取的操作步骤 固相萃取的装置 一、概述 所谓萃取法 ,就是从样品中提取组分 ,传统的方法是液-液萃取法 ( LLE) ,即用液体作为提取剂。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是19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环境、制药、临床医学、食品等领域 。 一、概述 与液液萃取相比,固相萃取具有如下优点: ①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②有机溶剂消耗量低,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采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吸附剂,能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离④无相分离操作过程,容易收集分析物⑤能处理小体积试样⑥操作简便、快速,费用低,易于实现自动化及与其他分析仪器连用。 一、概述 样品类型 SPE可以用于所有类型样品的处理,但是液体样品是最容易处理的。 Survey response % 固相萃取(SPE)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达到分离和和富集的目的。先使液体样品通过一装有吸附剂(固相)小柱,保留其中某些组分,再选用适当的溶剂冲洗杂质,然后用少量溶剂迅速洗脱,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 二、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分离模式及操作步骤 1.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是样品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即在固相(吸附剂)和液相(溶剂)之间的分配。 固相萃取保留或洗脱的机制取决于被分析物与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基团,以及被分析物与液相之间的分子作用力。 洗脱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目标化合物比干扰物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被保留,洗脱时采用对目标化合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另一种是干扰物比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则目标化合物被直接的洗脱。通常采用前一种洗脱方式。 2.固相萃取的分离模式 反相固相萃取 正相固相萃取 离子交换萃取 免疫亲和 有机溶剂非极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