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反思: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
“春天的电话”是一个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春天的电话”正好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欣赏口味。因此,我根据故事的需要,设计了多媒体的课件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讲述、表演。
“春天的电话”,这个故事巧妙地将春天的到来,动物的变化形象地以打电话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如:“春雷敲醒了小熊,小熊拨电话给小花蛇,每只小动物打电话的号码都不一样,但是有规律,如:第一个是1、2、3、4、5,第二个就是2、3、4、5、1。我引导孩子掌握这个电话的规律后,让他们学说对话。所以,在第二遍完整讲述时,有的幼儿已经能磕磕绊绊地跟着老师一起讲述了。第二教时的表演活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五个幼儿表演,把其余幼儿分成五组,分别作为五个角色的拉拉队,讲到哪个角色,哪个角色的拉拉队便和老师一起讲述相关的内容,当角色忘记台词时,他的拉拉队可以提供帮助,以体现互相关心的情感。
通过孩子们的表现,我感觉这种带“拉拉队”的表演形式比以前常用的孩子和老师一起讲述,几个幼儿在前面表演效果要好,因为孩子们虽然没有都参与表演,但他以拉拉队的身份讲述,似乎也把自己融入到了相应的角色之中。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会夸张,却被看好她的口才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结果被推选为全区幼儿园汇演的小报幕员,与区电视台主持人一块主持节目。另一次在小学,参加学生合唱团,被老师选为领唱。这两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较大。
初中高中
女儿初中是在A市考上重点校后入读刚一个月,就因我们调动工作随迁B市的。A市重点校的考试成绩B市不认,女儿只好就近入读一般中学。入校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猛补英语,因为A市小学不学英语,B市小学五年级开始学。孩子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还要自习英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