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科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从宏观上分析: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五种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①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种差异影响学与教的活动:?一是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等;??二是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 ②教师:是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人,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内容既要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涉及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精神环境:是无形的,但对学习与教学活动则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
3、?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三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评价/反思过程:是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评判、分析、检验和反思的过程。?
4、?静态的五种要素和动态的三种过程之间的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 ②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 ③教学过程要据教师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而展开; ④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动态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的作用。 ①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②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③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学、个性及社会适应、生理卫生、程序教学思想等。 版本繁多,体系庞杂,未形成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 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个别差异、教师心理等。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践,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在60年代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关注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的“人本主义理论”等。 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心理学得到大发展。 认知派理论和行为学派理论得以较好地融合、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的专题报告中的归纳具有代表性: a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控制 b反思性研究: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与阶段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面基础上发生的,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的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③不平衡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④差异性:发展速度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不同? 3、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入学年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