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1
文2:研究从管理派的教育思想看初中语文教育 13
一、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 14
二、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4
三、魏书生语文教育管理思想对当下语文教师的启迪 15
(一)建立和谐 的师生关系 16
(二)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6
参考文摘引言: 16
原创性声明(模板) 17
文章致谢(模板) 18
正文
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文1: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摘要〕在现代新儒家中,以熊十力为代表的“十力学派”占有重要位置。牟宗三从熊十力那里继承下来最为重要的东西,是秉持道德的传统,是坚守道德的理想主义。在此过程中,牟宗三对熊十力学术思想也多有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儒家心学学理有深入开拓,以及对新唯识论义理有进一步推进这两个方面。从这个视角出发,牟宗三在现代新儒家发展脉络中的地位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关键词〕熊十力;牟宗三;十力学派;现代新儒家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历史上学脉相承的良好传统几近中绝。但由熊十力到牟宗三的“十力学派”①,却师生相接,薪火不断,殊为难得。牟宗三继承熊十力的衣钵,为儒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但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概括和表述,学界则有不同说法。我想,与其事无巨细地一点一点地排列,不如将眼光放宽一些,着重从熊十力与牟宗三的学脉关系着眼,看看牟宗三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熊十力的思想,这样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本文就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
牟宗三受教于熊十力时间很久,收益良多,其中有两件事最值得一提。
一是听熊十力“狮子吼”。据牟宗三回忆,1932年冬,他当时23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三年级。有人向他推荐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他一个晚上就读完了,感受到一股清新俊逸之气,对“黄岗熊十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北大哲学系诸位老师在中央公园今雨轩举办吃茶会,他在一边旁听。猛然间听到熊十力把桌子一拍叫了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在座老师只是呵呵一笑,他却耳目一振,感悟很深。当时一般名流教授随风气,趋时势,恭维青年,笑面相迎。熊十力却特立独行,个色鲜明,全然不是那副模样,反照出那些名流教授之卑陋庸俗。牟宗三因此感叹“始见了一个真人,始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反观平日心思所存只是些浮薄杂乱矜夸邀誉之知解,全说不上是学问。真性情、真生命,都还没有透出来,只是在昏沉的习气中滚。我当时好像直从熊先生的狮子吼里得到了一个当头棒喝,使我的眼睛心思在浮泛的向外追逐中回光返照,照到了自己的‘现实’之何所是,停滞在何层面”。〔1〕正是熊十力这一声“狮子吼”深深打动了牟宗三,使其体会到学问与生命的意味,认定熊十力确是不凡,随后常常拜访讨教,下决心追随其学。
再就是听熊十力“讲呈现”。牟宗三在北大读书时,冯友兰与熊十力都在校任教,但二人对良知的看法截然不同。冯友兰认为良知是个假设,熊十力极力反对。据牟宗三回忆说:“是以三十年前,当吾在北大时,一日熊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即大为惊讶说:‘良知是呈现,你怎么说是假设!’吾当时在旁静听,知冯氏之语的根据是康德。(冯氏终生不解康德,亦只是这样学着说而已。至对于良知,则更茫然。)而闻熊先生言,则大为震动,耳目一新。吾当时虽不甚了了,然‘良知是呈现’之义,则总牢记心中,从未忘也。今乃知其必然。”〔2〕这件事对牟宗三影响很大,事后这样写道:“良知是真实,是呈现,这在当时,是从所未闻的。这霹雳一声,直是振聋发聩,把人的觉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层次。”“由熊先生的霹雳一声,直复活了中国的学脉。”〔3〕
牟宗三公开承认,在他一生之中受熊十力的影响最大。在《熊十力先生追念会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假定没有抗战这大事出现在中华民族身上,又假定我没有遇见熊先生,我究竟是不是现在这个我,是很难说的,恐怕我在北大毕业出来后,也和其他人一样,很自然的便跑到中央研究院的系统里去了。由于有抗战这大事,那是民族的生死斗争;但这还只是客观的因素,光是这个并不够,还是要碰见熊先生,我才是现在这个我。”〔4〕这就是说,没有熊十力便不会有今日的牟宗三。验之于史实,这种讲法实不为过。在这方面吴森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从牟氏自述学思的经过,影响他一生为学及思想最大的是熊十力先生。从熊先生的学术和人格里他才体会到生命和价值的意义。没有熊先生的启发,牟氏可能一辈子治逻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