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启示了教育学什么_燕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象学启示了教育学什么*
燕 燕
[摘 要] 知识论或认识论批判是胡塞尔先验意识现象学的肇始原点与理论诉求。
然而,心灵主义的先验意识现象学不仅未极批判之心实,且将身体与生活世界都还原给无
所来处的心灵而足陷唯心主义的泥潭。如果先验意识现象学于知识是什么、认知是如何
可能的根本付诸阙如,那么,以之为宗的现象学教育学也必辞流肤表,理至空弦。作为知
识论批判的现象学运动,意识现象学终究被身体现象学弃务,即知识与身观的身体现象
学。正是在这里,教育学总撮其要,以明所起。
[关键词] 知识论批判;先验意识现象学;身体现象学;教与学
[作者简介] 燕燕,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安徽淮北 235000)
[1]
现象学作为一种“动态哲学”, 从其草 塞尔说起。
昧之初至诸思蜂起,其劲势恰如施皮格伯格
[2] 一、“纯粹意识”:胡塞尔现象学的硬疣
所言“更像一棵伸展的树”, 不仅于其自身
的哲思领域里枝繁叶茂、精意坚深,更有其他
诸领域比如文学、绘画、物理学、历史学以及 胡塞尔现象学旨在知识论或说认识论的
教育学等的承流枝附、扣端振绪。高扬现象 批判,即知识的形式问题。正像胡塞尔的发
学精神的教育学并倡导现象学与教育学耦合 问:“认识如何能够确信自己与自在的事物一
的文章、观点、著作争逐登场、各抒己见,大有 致,如何能够‘切中’这些事物?自在事物同
肃清教育学传统迷离之弊的彻底性以彰明教 我们的思维活动和那些给它们以规则的逻辑
[4]
育学反思革新的颠覆性。最引人瞩目的莫过 规律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胡塞尔困心衡
于现象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旨在“保证现象学 虑逻辑与思维之间的形式关系结晶了《逻辑
[5]
作为严格的科学不会在与教育学的结合中改 研究》:“纯粹逻辑学所追求的是形式。” 对
[3] 胡塞尔而言,知识论的批判首先是假定一个
变其性质,失去其哲学精神” 。然而,在笔
者看来,如此理解现象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既 先于一切知识形式的纯粹形式;其次,纯粹形
未深解现象学于认识论批判之实要,亦未指 式有它自身的观念规律,它的立意与转化内
现象学对教育学的提示之实。如此理解现象 定了相应形式的知识。《逻辑研究》就是让原
学教育学只是一种吊诡,一个似是而非的诱 初的纯粹形式显露出来并阐释其理论意义。
惑。探其原始要终,我们不得不从困惑的胡 胡塞尔之所以从逻辑纯形式出发振笔他
——————————
* 本文系2014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身体哲学与《黄帝内经》体感哲学对比研究”
(项目编号:14BZ036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48 —
的知识论批判源于他对经验—心理主义的批 中其窍隙演绎出他的知识论批判的本质性的
判。胡塞尔认为经验—心理主义者的最大错 现象域,在这个现象域内意识与其对象是本
误是把包含在心理体验中的、客观性质的观 质上的发生关系。胡塞尔并称之为是意向体
念形式视为是主观的心理事实,把主观的判 验。意向体验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以不同
断行为与在行为中的观念的统一混为一谈。 的方式与被表象的对象发生关系。它们恰恰
举例来说,比如,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 是在意向的意义上做这件事。一个对象在它
角。无论是谁在陈述这句话,也无论是在何 们之中‘被意指’、‘被瞄向’,并且是以表象
处,或者何时,由这个陈述所陈述的东西,或 的方式,或者同时也以判断的方式,如此等
[9]
者陈述的含义,都不是一个心理的事实。尽 等” 。以苹果树为例。我们对这棵苹果树
管做此陈述的人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