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章末总结探究课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发布:2025-03-11约2.2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5

第2章区域发展

请依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学问网络。

①发展历程

②辐射功能

③产业转型

④单一经济结构

⑤产业结构

⑥工业地域

⑦钢铁工业

⑧效果

⑨类型

⑩人为缘由

?措施

[学思心得]

产业结构优化

广义的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产业产值的比例关系。所谓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应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实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1.产业结构合理化

(1)概念: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率,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2)产业间的比例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下图示意珠三角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过程。

2.产业结构高级化

(1)概念: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

(2)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级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其次、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②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③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3)以微笑曲线寻求企业的升级路径:微笑曲线中间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左边是研发、右边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将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制造业价值链曲线图

农业产业微笑曲线

3.两者的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假如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不行能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定结果。

1.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更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变更是()

A.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B.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加速上升

C.其次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变更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2)该地区的就业结构状况是()

A.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持续下降

B.其次产业就业比例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最低且增长缓慢

D.其次、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取有限

(1)A(2)D[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更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其次产业产值比例变幅小,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说明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A对;2001~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速度较1998~2001年慢,B错;其次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C错;产业结构变更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D错。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确定优势,并不是持续下降的,A错;其次产业就业比例上升不明显,B错;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居中,略有上升,但增幅小,C错;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其次、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取有限,D对。]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并且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在确定程度上会诱发或加剧水土流失。两类缘由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缘由

因素

具体影响

地形

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流水冲刷实力强弱

土质

抗拒流水侵蚀实力的强弱

气候、气象

降水强度影响对地表冲刷力的大小

植被覆盖率

水土保持实力

地质灾难

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缘由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主要指针对水土流失状况,接受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限制、固定,使其不再接着发生和发展

生物措施

指在水土流失较轻的地方,实行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的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是指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2)成功的治理阅历——小流域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地区,依据“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

2.甘肃省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下图为定西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兴修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改造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