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发布:2017-04-14约5.6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苏敬华 一 、班级学生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91人, 多数学生来自附近村组, 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在这学期的教学里要把基础知识讲解作为重点来抓。但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又不喜欢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 切实努力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课本教材分析: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比例,圆柱、 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一) 、教材的教学目的: 1.学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 圆锥的体积。及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 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二) 、教材教学要求: 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 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 ,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采取主要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成功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又积极备好学生,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 激励性、自主性、发展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5、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6、 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四、教学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 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 、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 (二) 、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 2.圆锥…………………………………………………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 、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 、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 、数学广角(3课时) (六) 、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 …………………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及复习……………………………………4课时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德肓工作计划 苏敬华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条主线,大力抓好学生风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德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形式丰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