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ppt

发布:2018-02-21约3.98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换理论与句式变换分析;主要内容;一、结构层次分析的局限和句式变换分析方法的产生;例如:1、台上坐着主席团。 2、台上演着梆子戏。 乍一看,这两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都是A式NPa(a表处所)+V+着+NP,如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得结果也相同: 1、台上 坐着 主席团。 —1— ——2——— 主谓 —3— —4— 述宾 2、台上 演着 梆子戏。 —1— ——2——— 主谓 —3— —4— 述宾 ; 其实二者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不同的。例1表示 存在,表静态;例2表示活动,表动态。 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种类型的歧义句: 3、山上架着炮。 它既可以理解为例1义,表示存在(山上有炮),表静态,又可以理解为例2义,表示活动(山上正在架炮),表动态。 ; 那么,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即隐性结构关系)造成的。具体说,例1NPa“台上”是指明NP“主席团”存在的处所,例2NPa“台上”是指明“演梆子戏”这一活动的场所。这由语义结构关系造成的歧义句,层次分析法就无法应对。“变换分析法”正是适应这种对语义关系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 ;用变换分析法来解决上述歧义问题:; 而表例2义的B式可以跟D式“NPa+正在+V+NP”相系,其变换情况如下: B D 台上演着梆子戏 台上正在演梆子戏 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敲锣鼓 大厅里跳着舞 大厅里正在跳舞 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课 炉子上熬着粥 炉子上正在熬粥 外面下着大雨 外面正在下大雨 以上情况表明,B式和D式之间有变换关系。; 上面说到,例3既可以表A义,也可以表B义。这是 A式和B式在这个具体的句法结构上重合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分析来证明这一点。当例3表A义时,它为A式,可变换成C式,表B义时,它为B式,可变换成D式。 A 山上架着炮。 C 炮架在山上。 B 山上架着炮。 D山上正在架炮。 这样,通过变换分析达到了分化歧义句例3的目的。; 再看一个例子: 4、这几捆书 运 广州 ——1—— ——2—— 主谓 —3— —4— 述宾 5、这几捆书 送 王老师 ——1—— ——2—— 主谓 —3— —4— 述宾 例4和例5都是受事主语句,而且格式相同,都是NP1+V+NP2,内部构造层次和结构关系也相同。但二者所带宾语性质不同:例4带的是处所宾语,例5带的是与事宾语。这种细微的差别,层次分析法也不能揭示,只能靠变换分析来加以说明。 ;假设例4的句式为A,例5的句式为B,A式可以转化为C式NP1+V+到+NP2 A C 这几捆书运广州 这几捆书运到广州 这张桌子搬灶间 这张桌子搬到灶间 这坛酒抬地下室 这坛酒抬到地下室 那树苗扛后花园 那树苗扛到后花园 以上情况说明A和C之间有变换关系。 ;B式可以转化为D式NP1+V+给+NP2 B D 这几捆书送王老师 这几捆书送给王老师 这件衣服送李奶奶 这件衣服送给李奶奶 这仪器退还学校 这仪器退还给学校 这笔款交王校长 这笔款交给王校长 以上情况说明B、D之间有变换关系。通过将A变换为C,将B变换为D,就可以很明显地将A、B加以区分。; 下面这个句子有歧义: 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