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pdf

发布:2024-12-09约1.7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理解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3)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听力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

实验和思考能力;

1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2)采用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

究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注重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理解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理解共鸣、峰值、波长、频率等概念;

2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2)掌握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

(1)教科书、课件;

(2)各种乐器、演奏乐曲;

(3)录音设备。

2.教学环境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3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引发

学生对声音的思考: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2.提出问题(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

播的?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有何关系?

3.实验探究(30分钟)

(1)实验一:声音的产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拨弦乐器等乐器弹奏,观察声音的产

生原理,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总结出声音的产生条件。

(2)实验二:声音的传播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共鸣箱、线圈乐器等乐器进行演奏,

观察声音的传播原理,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总结出声音的传播方

式。

4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4.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在学生实验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共鸣、峰值、波长、

频率等概念的介绍,并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进行联系。

5.合作学习(30分钟)

(1)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乐器,尝试演奏

各种音符,体验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演奏乐

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演奏乐曲,其他组员进行观察和评价。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化学生对声音产生、

传播原理以及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关系的理解。

7.作业布置(5分钟)

5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听写相关音乐术语和乐器演奏练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音的高低与音符的长短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通

过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合作能力。在

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实践和真实演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