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 (1).pdf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1页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5小题,共15分)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科
学。
体育参与的诱因:
敌意性攻击:
随意后注意:
生物性动机:以个体的生物性需要为基础,受先天遗传影响为
较大的体育学习动机。
念动动作:
归因:是指个体最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
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动作技能:
间接动机:指学生的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
理和社会的滞后、间接的结果。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对人的大脑进行的训练,是使个体学习和
掌握身心活动的调控方法、提高调控效果的训练过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
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即对咨询对
象给予帮助、指导的过程。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第1页共19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1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2页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
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到达完美、取得优异
成绩的心理倾向。
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
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
自我效能:
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形成上的,在头脑中重现出
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共20分)
1.按照游戏主要是得到智力还是体力上的满足,可把游戏划分:
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_。
2.________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人的一种需要
和本能。
3.学校班级课堂里的竞争包括群体内的竞争与群体间的竞争两
大类。
3.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
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战斗准备状态(最佳竞技状态)。
4.儿童自我意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开
始于出生后八个月;第二阶段为客观化时期,从3岁到青春期;
第三阶段是主观化时期,指由青春期开始到成年这个阶段,进
第2页共19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2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3页
入自我意识成熟时期。
5.非言语交往的特点是信息的多渠道传输、交流具有连续性和
真实可靠性。
6.竞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共同的争夺目标、竞争的双方必须
争夺同一对象和结果必使一方获胜。
7.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疏导启
发原则、促进成长原则。
8.非言语交往的作用有:(1)补充说明作用;(2)象征性作用;
(3)调节性作用;(4)表露感情作用。
9.初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为:逆反心理、蔑视纪律和规范、
反社会人格、人际关系困难和早恋。
10.本我代表着人最原始的一面,只受“___________”的支配;
自我是与真实的外界相接触的部分,它受“__________”的支
配;超我是人格中道德或正义的部分。
11.目标具有方向和强度两个特性。
13.体育比赛能培养__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14.运动技能迁移的种类可分为:运动—运动迁移、语言—运
动迁移、两侧性迁移。
16.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
人因素等。
第3页共19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3页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1)--第4页
17.按照游戏主要是得到智力还是体力上的满足,可把游戏划
分: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19.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著名神经病学家弗洛伊德。
弗氏把人的整个精神状态视为一个系统,即人格,它由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