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 四年级上册.docx
Module6Unit1CanIhavesomesweets?(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Module6Unit1,主要内容是学习询问食物数量的表达方式。教材包括词汇:some,sweets;句型:CanIhavesomesweets?;以及情景对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询问食物数量,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简单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通过学习询问食物数量的表达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实际情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理解不同文化中食物的共享习惯。同时,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将提升批判性思维,学会在交流中表达个人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词汇学习:掌握单词sweets的拼写和用法。
2.句型运用:正确运用CanIhavesomesweets?进行询问。
难点:
1.语境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运用句型。
2.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中询问食物数量的习惯。
解决办法:
1.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反复练习,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记忆。
2.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情景对话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然运用句型。
3.结合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外研版四年级上册Module6Unit1。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糖果、食物等,以及与询问食物数量的情景相关的视频片段。
3.教学工具:准备磁带或多媒体设备,以便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演示与食物数量相关的简单实验或游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张糖果店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在商店里挑选糖果。
2.提出问题: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在糖果店,你会怎样询问店员要买一些糖果呢?”
3.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询问食物数量的常用表达方式。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词汇学习:教师展示单词sweets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其发音和拼写。
2.句型讲解:教师示范并讲解句型CanIhavesomesweets?,强调疑问词和数量词的使用。
3.语境展示: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情境下使用该句型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词语接龙: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个与sweets相关的单词,另一人接一个,以此类推。
2.情景对话: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sweets的单词拼写和句型使用。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纠正。
五、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糖果店员,另一组扮演顾客,进行情景对话。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询问食物数量,并分享讨论结果。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复述: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一段小对话。
2.学生反馈:学生询问作业要求,教师进行解答。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通过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询问食物数量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食物文化: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糖果和甜点,如中国的月饼、日本的麻薯、意大利的提拉米苏等,让学生了解食物背后的文化意义。
-食物礼仪:探讨不同文化中关于食物分享的礼仪和习俗,如西方的“请”和“谢谢”的用法,中国的“食不言,寝不语”等。
-食品安全: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如何辨别食品质量、如何储存食物以延长保质期等,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