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变化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化学性质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进入化学学习阶段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世界有初步的探索欲望。然而,由于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物腐败、燃烧等,但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认识较为模糊。
2.能力水平: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验操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记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3.素质方面:学生在科学探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交流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
2.通过实验、观察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物质变化相关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以增强教学直观性。
3.实验器材:准备试管、酒精灯、火柴、放大镜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4.教室布置:设置实验操作台和分组讨论区,营造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实验操作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如食物腐败、铁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本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活动时间: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物质变化的定义:介绍物质变化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改变的过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通过对比实验和实例,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强调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3.活动时间:10分钟
4.实验演示:演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验,如铁钉生锈、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现象。
5.活动时间:5分钟
6.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7.活动时间: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互动答疑: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答疑。
3.活动时间: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出问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4.活动时间: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4.活动时间:5分钟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
3.教师总结:针对学生分享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
4.活动时间:5分钟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布置与物质变化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活动时间: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