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CH08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乘数-加速数原理 (1)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2)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 (1)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投资↑ 收入↑ 乘数作用 商品销售量↑ 加速数作用 消费↑ (2)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基本内容 投资扩张时,投资通过乘数效应对收入产生倍数增加作用,收入的增加又通过加速数作用对投资产生加速推进作用,这样,经济进入循环扩张阶段; 投资减少时,减少的投资又通过乘数效应对收入产生倍数缩减作用,收入的缩减又通过加速数作用进一步减少投资,这样,又不断循环地导致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案例: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增长率:以1978年为基期,GDP指数 按GDP增长率划分 增长率:以上年为基期,GDP指数 课外阅读资料 1、钟鸣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调控 世界经济情况,2006(7) 2、刘后平,王丽英:基于个人心理预期的中国经济周期分析 统计与决策,2007(19) 3、陈乐一:论中国菲利普斯曲线与经济周期阶段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 课外阅读资料 薛敬孝: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预测, 1992年出版 徐振韬:太阳黑子与人类, 1986年出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四、经济增长的涵义 1、定义 经济增长是一种长期经济现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p547) 2、衡 量 总产量增长率: 其中,Yt ~ t 时期的总产量 人均产量增长率: 其中,yt ~ t 时期的人均产量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也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的总体进步 ( p548 ) 即经济发展是反映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着重研究经济增长 §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丹尼森) 二、丹尼森理论 三、库兹涅茨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① 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② 工时数 ③ 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 ④ 资本存量的大小 ⑤ 资源配置:主要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 ⑥ 规模的节约,即规模经济 ⑦ 知识的进展 劳动要素增长 资本要素增长 生产要素 的生产率 要素供给增长 技术进步 1、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假设前提 只生产一种产品 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和资本 劳动、资本都是同质的 已存在的生产方法不变 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组合起来的增长 ~ 产出增长率 ~ 资本供给增加率 ~ 劳动供给增加率 β ~ 资本产出占国民收入的份额 α ~ 劳动产出占国民收入的份额 劳动和资本的综合增长率 = 如果:规模报酬不变,没有技术进步,则 例:假设资本产出占国民收入的1/4,劳动产出占国民收入的3/4,资本供给每年增长3%,劳动供给每年增长1%, 则产出的增长率为: 2、技术进步 ① 技术进步的测算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里克在测算一些国家长时期投入和产出的增加时,发现: 产出的增长率一般大大高于投入要素的增长率。 产出的实际增长率与劳动和资本的综合增长率之间的差距称为剩余。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 A:又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 增长核算方程 技术进步 理论推导:552页 ② 技术进步的内容 1°人力资源配置的改善 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 2°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扩大后,收益增量大于成本增量 3°知识进展 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的发展 被称为经济增长的两个车轮 二、丹尼森理论 丹尼森测算了美国1948年~1981年的经济增长率,是3.2%,其中 要素投入增长1.1%,贡献为34%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1% 贡献为66% 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 知识进步的贡献占47% 结 论 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已大大超过要素投入量增加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知识进展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知识进展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