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3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题印证】 (2013·全国卷Ⅱ·T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题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清代小说世俗化的趋势及表现 清代小说发展的原因 【解析】选C。明中叶以来,许多学者把小说称为“小说教”,这说明小说已突破以往的文化界限,渗入社会各阶层中,成为一种堪与儒、释、道相并存的文化力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是推动小说繁荣的原因,由此可知C正确。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不是宗教传播载体,排除A。小说的种类很多,不能笼统地说小说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排除B。世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但不能整合社会的价值观念,排除D。 【考向揭秘】 1.已考角度:文学艺术的发展演变,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及作品体现的时代特征。 2.预测角度: (1)综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特色及反映的时代特征。 (2)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异同及成因。 (3)从书画收藏和艺术鉴赏的角度命题,考查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1.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2.原因: (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 (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考题印证】 (2013·海南单科·T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 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 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 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 (3)作品:四大名著《_________》《水浒传》《西游 记》《_______》;《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三国演义 红楼梦 【特别提醒】 1.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 ①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②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的演变: (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_________”。至商朝,汉字 已形成完整体系,_______是目前中国所知最早的成熟 文字。 (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图画文字 甲骨文 2.书法艺术: 类别 特征 代表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_________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_______、柳公权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 条流畅纵情,_________高 王羲之、王献之、 ___________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 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 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 苏轼、_________、 文征明 实用价值 颜真卿 审美价值 张旭、怀素 赵孟頫 【特别提醒】 4.汉字与书法的区别 (1)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始于魏晋时期。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3.绘画艺术: 时期 特征 代表 魏晋 总结出许多精辟 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_________》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___________ 等美术风格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___________》 女史箴图 印度、波斯 送子天王图 时期 特征 代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