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537.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3版).pdf

发布:2015-07-23约5.4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计算机网络(第3版) 猛点这里下载全部内容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的划分 1.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3Internet的高速发展 1.1.4宽带城域网与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 1.1.5物联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2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 1.2.1第一条主线:从ARPANET到Internet 1.2.2第二条主线:从无线分组网到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 1.2.3第三条主线:网络安全技术 1.3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1.3.1计算机网络定义 1.3.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 1.3.3广域网 1.3.4城域网 1.3.5局域网 1.3.6个人区域网 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4.1早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4.2ISP的层次结构 1.4.3Internet的网络结构 1.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5.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1.5.2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分类与特点 1.6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1.6.1数据交换方式的分类 1.6.2线路交换的特点 1.6.3分组交换的特点 1.6.4数据报方式与虚电路方式 1.6.5分组交换与线路交换的比较 1.6.6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 小结 习题 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1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1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1.2协议、层次、接口与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1.3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 2.2OSI参考模型 2.2.1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2.2OSI参考模型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 2.2.3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2.2.4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2.3TCP/IP参考模型 2.3.1TCP/IP参考模型的研究 2.3.2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2.4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2.4.1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2.4.2对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2.5网络与Internet协议标准化组织与管理机构 2.5.1网络协议标准化组织 2.5.2RFC文档、Internet草案与Internet协议标准 2.5.3Internet管理机构 2.6一种建议的参考模型 小结 习题 第3章物理层 3.1物理层与物理层协议的基本概念 3.1.1物理层的基本服务功能 3.1.2物理层协议的类型 3.1.3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3.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1信息、数据与信号 3.2.2数据通信方式 3.2.3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与特性 3.2.4数据编码分类 3.3频带传输技术 3.3.1模拟数据编码方法 3.3.2波特率的定义 3.4基带传输技术 3.4.1基带传输的定义 3.4.2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3.4.3脉冲编码调制方法 3.4.4比特率的定义 3.4.5奈奎斯特准则与香农定理 3.5多路复用技术 3.5.1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3.5.2时分多路复用 3.5.3频分多路复用 3.5.4波分多路复用 3.6同步光纤网SONET与同步数字体系SDH 3.6.1SONET与SDH的基本概念 3.6.2基本速率标准的制定 3.6.3SDH速率体系 3.7接入技术 3.7.1接入技术的分类 3.7.2ADSL接入技术 3.7.3HFC接入技术 3.7.4光纤接入技术 3.7.5移动通信接入技术 小结 习题 第4章数据链路层 4.1差错产生与差错控制方法 4.1.1设计数据链路层的原因 4.1.2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 4.1.3误码率的定义 4.1.4检错码与纠错码 4.1.5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 4.1.6差错控制机制 4.2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4.2.1物理线路与数据链路 4.2.2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4.2.3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4.2.4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分类 4.3面向比特型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协议 4.3.1HDLC协议产生的背景 4.3.2数据链路的配置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式 4.3.3HDLC帧结构 4.3.4HDLC协议工作原理 4.3.5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关系 4.4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与帧传输效率分析 4.4.1数据链路层滑动窗口协议的分类 4.4.2单帧停止等待协议 4.4.3多帧连续发送协议 4.5点-点协议PPP 4.5.1PPP协议的主要特点 4.5.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