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医学基础(第一版).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学习营养和食品卫生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一 人体结构;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不同生物正常染色体数;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人体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形态 ;染色体;染色体;2、组织;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3、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人体内脏器官;人体的腔;二 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全身骨骼解剖图;骨 骼;骨 骼;头颅骨骼解剖(侧面观);脊 柱(侧面观);脊柱(正面观);2、肌肉;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恒 牙;恒牙(侧面观);乳 牙;腹腔脏器前面观;消化系的基本功能;胃和胰腺;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上部;胃的位置和形态;大肠和小肠;小 肠;小 肠;大 肠;大 肠;盲肠和阑尾;盲肠和阑尾;直 肠;直肠内面观;;肝 脏;肝脏的主要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胆 囊;呼吸系统概观;鼻;鼻的解剖;喉解剖图;气管、支气管和肺;气管、主支气管;肺;肺 部;肺的位置;肺的形态;;肺容量;气体的交换;气体的运输;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原因;循环系统;血管分布模式图;心脏的位置;心脏前面观;心脏后面观;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心 率;心 音;心音听诊的意义;一级结构变化与疾病的产生-------分子病
如: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
Hb: 6位Glu →Val;;六 免疫系统;2、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起核心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分为T、B、NK、K细胞等。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5种免疫球蛋白:IgG、A、M、D、E等。;3、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
细胞因子分为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4大类。
4、免疫应答反应:
①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皮肤、黏膜、单核-细胞吞噬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
②特异性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肾的位置和毗邻;泌尿系的组成和功能;右肾冠状切面;肾 脏;肾的形态和位置;膀胱与前列腺(前面观);膀胱、前列腺后面观;膀胱;膀 胱;膀 胱;男性骨盆正中矢状断;女性骨盆正中矢状断;男性生殖器官;男性内生殖器;精子;卵子;穿过放射冠;女性生殖器官;卵 巢;卵细胞;卵巢和输卵管;排 卵;人的卵子和精子结合时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模式图;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进入卵细胞;受 精;神经系统;大 脑;人对大脑的认识;宋代以后,人们对脑的认识才提高了一步。在元、明时代的医书上,有“神不在心而在脑”、“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
人的大脑结构很大部分是后天发育起来的。新生婴儿的脑量只有400克,到成人时可达1400克。;大脑的功能;两侧大脑半球;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元;巴甫洛夫;内分泌腺概览;激素;激素按化学结构的分类;垂体的分部;垂体分泌的激素;胸 腺;胸腺的形态和位置;胸腺的结构和功能;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甲状腺;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肾上腺的形态和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 食物的消化(1);食物的消化(2);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3、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
血容量增加,Hb、RBC、Ht下降,即生理性贫血
孕期血浆能量增加,28~32周达峰值,最大增加量为50%,即1.3~1.5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值,增加量约20%。这样增加的不一致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红细胞比容下降15%。血浆白蛋白浓度由40g/L下降至25g/L.但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反而上升。如维生素E浓度上升50%,而维生素A变化不大。;;按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推荐孕期体重;练习题;;二 乳母生理特点;;三 婴儿生理特点;;练习题;四 幼儿生理特点;五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六 学龄儿童语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3、Rohrer指数(罗氏指数),评价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格发育状况;4、比胸围=胸围(cm)÷身高(cm) ×100%(身高胸围指数,Livi指数);;成人消瘦的判断;标准体重指数;Vervaeck指数(维尔瓦克指数)用于青年体格发育;七 老年人生理特点;;;;;复习题;判断题;;;;;;;;;;;;;;单项选择;;;;;;16、促进儿童少年发育最积极的因素是( )
A遗传 B营养和体育锻炼
C生活制度 D疾病
答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