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期中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分析与检验》中期复习
一、填空题(1分/空,共30分)
1、采样应遵循的原则是 、 。
2、样品的采集有 、 两种方法。
3、食品样品处理主要分为湿法消化和。 、分子结构中凡有,能把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称光学活性物质。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为三类:自由水、亲和水和。测定水分可用干燥法,包括直接干燥法和。、测定食品的灰分通常以坩锅用为灰化容器,其中最常用的是。、食品中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有机酸和两类。、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常用来表示,其大小用来测定。牛乳酸度有两种:外表酸度和。、索氏提取器是由、和冷凝管三部分组成。脂类不溶于水,易溶于、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A水浴锅 B、马福炉 C 、恒温烘箱 、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空铝合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铝合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A90% B、过程错了 C、10% D、1%
11、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A有机物 B、矿物盐和无机盐 C、石头 、灰分测定中,盛装样品的器皿叫
A 表面皿 B 、烧杯 C 、坩埚 、灰分测定时样品应化至(?? )为止。
A 黄色 B 、白色 C、无黑烟 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
A氢氧化钠 B、盐酸 C、硫酸 、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 )之中。
A95%乙醇B、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 C、蒸馏水 、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
A无色 B、黄色 C、红色17 、测定脂肪抽提是否完全,可用滤纸检查,将(??? ),挥发后不留下油迹表明已抽提完全,若留下油迹说明抽提不完全。
A10%氢氧化钠1毫升滴到滤纸上,再滴石油醚液 B1:3盐酸1毫升滴到滤纸上,再滴石油醚液 C抽提管下口滴下的石油醚滴在滤纸上
、用于测定脂肪含量的仪器是
A索氏提取器 B、凯氏烧瓶 C、蒸馏烧瓶 D、滴定管
、脂肪测定过程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是
A电炉 B、水浴锅 C、马福炉 以(? )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
A甲基红 B、次甲基蓝 C、酚酞
(?? )是还原糖。
A纤维素 B、淀粉 C、葡萄糖 淀粉属于
A单糖 B、双糖 C、多糖 碳水化合物是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统称为糖类。
A氮、氢、氧 B、碳、氢、氮 C、碳、氢、氧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其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 )和游离的酮基
A醛基 B、氨基 C、羧基
、准确移取10毫升样品溶液应用(???? )来移取。
A量筒 B、烧杯 C、移液管 下列属于单糖的是
A乳糖 B、麦芽糖 C、半乳糖 D、淀粉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A麦芽糖 B、乳糖 C、葡萄糖 D、蔗糖 斐林试剂与果糖作用可生成下列哪种沉淀
ACu2O B、Cu(OH)2 C、CuO D、CuSO4
30、关于还原糖的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定到蓝色褪去放置空气中几秒钟后蓝色又出现了,说明终点未到应该继续滴定
B、整个滴定过程应该保持微沸状态
C、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
D、费林试剂甲、乙溶液应该分别配制,分别贮存
3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为了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可以加入(???? )
A、辛醇??? B、硫酸钾??? C、硫酸铜??? D、硼酸
3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
A脂肪酸 B、脂肪酸和多糖 C、氨基酸D、羧酸
、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是测定其中的含(??? )量。
A碳 B、氧 C、氮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
A蓝绿色 B、黄色 C、红紫色 、实验中所用的水是指
A自来水B、开水C 、蒸馏水 、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A硫酸 B、硼酸 C、硝酸
37、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 )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与电炉垂直 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C、倾斜约45度角
、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A先低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 B先高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 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
、蛋白质测定消化结束时,凯氏烧瓶内的液体应呈
A透明蓝绿色 B、黑色 C、褐色 、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氢氧化纳的浓度是
A0.01mol/L B、40g/L左右 C、90g/L左右 、蛋白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