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复习题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选择题
1.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蒸馏方法为( )。
(1)常压蒸馏 (2)减压蒸馏 (3)加压蒸馏 (4)水蒸气蒸馏
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
(1)100℃~150℃ (2)500℃~600℃ (3)200℃~300℃
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 (2)蜂蜜 (3)鲜乳 (4)苹果
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 (2)强萃取剂 (3)强氧化剂 (4)强吸附剂
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 )。
(1)浸提 (2)抽提
(3)萃取 (4)抽取
二、填空题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 。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 和 。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 、 、 、 和 。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 、 和 等三类。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四、简答题
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
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
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6.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分复杂,而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这就需要在正式测定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除去。有的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有困难,这就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浓缩,这些过程称为样品的预处理。而且,食品中有些预测组分常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经过样品的预处理才能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四章 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一、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1)1.028—1.032(20/20℃)
(2)(3)Bx 表示
(4)1.4410~1.4430(25℃)
7.水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是(2 )
(1)(2)(3)(4)( )( )5.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 )(1)95~105 (2)10℃~10℃ (4)50~60 (4)0℃以上
8.蒸馏法测定水份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1)甲苯、二甲苯 (2)乙醚、石油醚(3)氯仿、乙醇 (4)四氯化碳、乙醚
2.简述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意义。
3.简述食品中水的存在状态。
第六章 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一、选择题
1.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 )
(1)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2)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3)灰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无机成分
(4)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完全后的残留物
2.耐碱性好的灰化容器是( )
(1)瓷坩埚 (2)蒸发皿 (3)石英坩埚 (4)铂坩埚
3.正确判断灰化完全的方法是( )
(1)达到恒重,即不超过0.5mg
(2)一定要高温炉温度达到500℃-600℃时计算时间5小时
(3)应根据样品的组成、性状观察残灰的颜色
(4)加入助灰剂使其达到白灰色为止
4.富含脂肪的食品在测定灰分前应先除去脂肪的目的是( )
(1)防止炭化时发生燃烧 (2)防止炭化不完全
(3)防止脂肪包裹碳粒 (4)防止脂肪挥发
6.对水分含量较多的食品测定其灰分含量应进行的预处理是( )。
(1)稀释 (2)加助化剂 (3)小心灰化,避免溢出 (4)浓缩、干燥
7.干燥器内常放入的干燥剂是( )
(1)变色硅胶 (2)助化剂 (3)碱石灰 (4)无水Na2SO4
10.下列助灰化剂需作空白试验的是( )
(1)硝酸 (2)硝酸镁(3)双氧水 (4)去离子水
二、填空题
1.
2.2.
7.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粗灰分与无机盐含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一、选择题
2.蒸馏挥发酸时,一般用( )。
(1)直接蒸馏法 (2)减压蒸馏法 (3)水蒸汽蒸馏法 (4)K-F法
4.测定葡萄的总酸度,其测定结果一般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