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CB1受体的表达变化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09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CB1受体的表达变化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极度疼痛的面部神经病变病症,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触发性疼痛等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这种疼痛病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难点,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急需研发具有高效性和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表明CB1受体在三叉神经痛的疼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CB1受体的表达变化,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动物模型构建

在实验室中采用取出SD大鼠,采用方法药物法建立三叉神经痛的大鼠模型。将取出SD大鼠随机分为一般对照组和三叉神经痛模型组,每组10只。给予惹起超短脉冲电流-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电极,治疗不同时间,疼痛模型组连续刺激三次。

2、组织标本制备

将大鼠颞下结节切除分离并备用。将麻醉后的大鼠直接分别处死,捐赠用于组织切片检查。用4%多聚甲醛对组织进行固化处理,并进行蜡包埋。然后对蜡片进行切片(厚度为4um)。

3、免疫染色检测CB1受体的表达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处理,观察CB1受体在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颞下结节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探讨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中CB1受体的表达变化,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寻求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指导,对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