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杂哀伤丧亲女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doc

发布:2019-01-03约7.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杂哀伤丧亲女孩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 徐洁 张日昇 陈顺森 张雯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100875) (漳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研究所, 漳州363000)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学院, 北京100101) 摘要通过19 次个体箱庭和2 次家庭箱庭治疗, 对一名12 岁复杂哀伤的丧亲女孩W 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 (1) 箱庭治疗能提高丧亲青少年的个体和家庭功能, 促进青少年个体和家庭哀伤任务的完成; (2) W 的个体箱庭经历了在混乱重复中寻找秩序、重建自我、转化与整合、自我治愈力展现四个阶段; (3) W 的哀伤经验经历了在治疗者促进下分享—象征性表达—主动地象征性表达—直接而主动地表达哀伤经验最终获得哀伤任务完成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复杂哀伤, 丧亲, 箱庭疗法, 个案研究。 1 引言 自弗洛伊德关注哀伤问题以来, 哀伤心理咨询在西方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的关注[1]。在临床方面, 哀伤咨询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咨询方向, 但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哀伤咨询方法有限。有研究者认为箱庭疗法对丧亲儿童青少年的哀伤咨询更适合[2]。以此为线索对箱庭疗法与哀伤咨询文献进行梳理, 发现二者在理论上具有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3]: (1) 箱庭疗法的非言语特性可以提供安全表达哀伤的空间; (2) 箱庭疗法为丧亲者提供过渡性客体; (3) 箱庭制作能引发哀伤; (4) 箱庭疗法能促进自我成长; (5) 箱庭疗法与哀伤咨询的治疗理念相符; (6) 箱庭疗法适用于家庭; (7) 箱庭疗法与哀伤咨询都注重个案的独特性。在理论思考基础上,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考察箱庭疗法对丧亲青少年的治疗过程和效果。 2 个案评估及治疗方案 W (女) 经转介由父亲带来咨询, 12 岁, 小学六年级。主诉问题是学校适应(学习成绩差, 无同伴交往)、亲子关系(与父亲常有语言和身体冲突) 和问题行为(偷家里的东西、撕纸)。通过临床观察和治疗前两次深度访谈, 了解W 及其家庭背景信息。W 在7 岁时母亲患癌症, 家庭成员对W 隐瞒母亲病情, 9 岁时母亲去世, 这对W 是非预期性的。W 在母亲葬礼上没有明显的哀伤反应。去世后的两年中, W 与父亲在家庭中回避表达哀伤, 采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压抑哀伤表达。 根据DSM-IV 诊断标准: 当丧亲个体表现为(1) 悲伤缺乏(2) 悲伤抑制(3) 强迫性追念(4)选择性遗忘(5) 悲伤延迟等, 可诊断为复杂哀伤(Complicated Grief) [4]。 对W 及其家庭的箱庭治疗程序(见表1) 融合了箱庭疗法、家庭治疗、哀伤咨询的理论。治疗目标, 第一是以箱庭为媒介帮助W 整合自我, 并处理W 的哀伤反应, 协助W 完成哀伤过程。第二, 考虑影响W 哀伤过程的家庭因素, 处理整个家庭未完成的哀伤任务。 从X 年5 月至X 年8 月, 治疗过程历时3 个月, 与W 每周见面1-2 次。共23 个治疗单元, 包括2 次评估性访谈、19 次个体箱庭和2 次家庭箱庭。治疗过程见表1 和表2。 3 治疗工具和程序 3.1 箱庭材料 表1 箱庭治疗程序 内容、指导语和程序 个体箱庭: 感受沙子 “请把手放在沙子上, 去感觉沙子带给你的感觉。” 制作作品 治疗者不给予任何指导, 由来访者自由创作。 “请用这些玩具在沙箱里做个什么, 想做什么都可以。” 体验作品 “这是你自己的世界, 你能体验并告诉我你的感受吗?。” 对话交流就作品对话, 了解作品主题、内容和来访者心理状态。 拆除作品 对箱庭作品进行拍照存档后, 请来访者拆除。 家庭箱庭: 父—女平行箱庭 父女在各自沙箱制作。不交流,完成后让对方欣赏作品,以作品为媒介交流。 表2 箱庭治疗过程 治疗单元 参与人 过程和内容 方法 第1 次 研究者、W 及其W 父 了解背景信息 谈话 第2 次 研究者、W 及其W 父 家庭访谈, 评估个案和家庭 第3-16 次 研究者、W 个体箱庭(1-14 次) 箱庭制作、谈话 第17-18 次 研究者、W 及其W 父 家庭箱庭(1-2 次) 第19-22 次 研究者、W 个体箱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