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个案研究法课件.ppt

发布:2018-02-25约1.05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个案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个案研究报告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背景介绍 二、含义 三、意义 四、类型 五、特点 六、应用范围 一、背景介绍 个案研究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已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中国古代“举一反三”的实践思想,可视作个案研究法的一种雏形。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在1870年首创用个案研究法来训练学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和原则。“个案”一词,源于医学。后来,陆续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工商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研究领域,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单一被试研究的经典例子,如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他所建立的遗忘曲线,就是以他自己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对记忆无意义音节的效率而绘制出来的。巴甫洛夫也就是在对一条狗进行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采用日记记录方式,对他的第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连续跟踪观察808天,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二、含义 个案研究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地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狭义的个案研究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做的描述、分析及报告。 广义的个案研究可以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 “个案”通常又被称为“案例”,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个案研究是广泛搜集个案的资料,彻底了解个案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缜密地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矫正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例如:对于某些适应欠佳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必须给予特别的处理,针对其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通过全面分析资料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向研究对象提出辅导策略,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或者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个案研究实际上如同解剖麻雀,通过对某一个体深入研究考察,可能会得到重大的发现,影响总体发展。例如瑞士的皮亚杰从对自己孩子观察、访谈、实验的个案研究中受到启发,从而创立了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儿童总体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尽管个案研究以某个或某几个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但这并不排除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也不排除在个案之间作比较后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个案研究结果的推广和应用属于判断范畴,而非分析范畴。个案研究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判断提供经过整理的经验报告,并为判断提供依据,在这一点上,个案研究有点像历史研究,它在判断时常需描述或引证个案的情况。因此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 三、意义 (一)便于因材施教 (二)提供事实依据 (三)验证措施策略 (四)推广方法经验 四、类型 从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 : 1. 以个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单人的个案。 2.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机关等的个案。3.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学术团体、群众组织等的个案。 从研究内容、目的分类,可分为: 1.诊断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主要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异常行为和患有生理疾病者等,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作出判断。例如,对小A同学课上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困难的个案研究,需要采取诊断的方法,对其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作出判断,以便寻求出研究的对策。 2.指导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如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育方案尝试,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 3.探索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例如,目前由于城市改造,北京地区小学生源明显减少,市教委决定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在全市正式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之前,市教委成立相关研究小组,对已有研究基础的区县进行探索性个案研究,以便为全市大规模研究做好规划。 五、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六、应用范围 在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第二节 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一、基本步骤 二、方法 一、基本步骤 1 确定问题性质 2 把握问题关键 3 了解问题背景 4 提出解决方案 5 实施方案,检验结果 6 形成最佳决策 二、方法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