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4.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第二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涉及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重点介绍脑、脊髓、神经元及其突触的功能与联系。此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人体的基本组织和器官有关,特别是在之前学过的关于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神经系统的专门化结构和功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已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联系起来,深化对生命现象的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关系。
-神经冲动传递的基本过程。
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理解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人体功能调控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信号的生成与传递过程。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协调。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机制,如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理功能相结合,例如解释为何神经信号能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教师需通过直观模型、动画或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选择:结合讲授与讨论,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神经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开展实验活动,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现象;设计互动游戏,增强学生对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记忆。
3.教学媒体使用: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和动画,直观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工作原理;利用实物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提高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哪些系统?(学生回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系统——神经系统。谁来说说你对神经系统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导入新课: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负责人体的各种感觉、思考和运动功能。今天我们将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
1.让学生翻开教材,自主阅读第四章第六节第二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并思考以下问题:
a.神经系统包括哪两部分?
b.脑和脊髓分别属于哪部分神经系统?
c.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
1.讲解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
b.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2.讲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a.细胞体:包含细胞核,负责维持神经元的生命活动。
b.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息。
c.轴突: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腺体等。
d.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信息的传递。
3.结合教材插图,讲解脑、脊髓、神经元等结构在神经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
第四环节:课堂互动
1.角色扮演:邀请几名学生扮演神经元,模拟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2.实验活动:分组进行“神经冲动传导”实验,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现象。
3.互动游戏:设计“神经系统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学生对神经系统知识的掌握。
第五环节:案例分析
1.提供一个关于神经系统的案例,如“小明突然感到手疼痛,神经系统的哪些部分参与了这一过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六环节:总结与拓展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提问:神经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3.拓展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神经系统的更多知识,如神经系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结合所学内容,绘制神经系统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视频资料:推荐学生观看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科普视频,如《人体漫游》、《大脑的秘密》等,帮助学生在视觉上更直观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实验演示: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科学实验活动,如神经冲动传导实验、脑电图演示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图书资料:推荐学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