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罗斯福新政背景.ppt

发布:2019-08-30约3.23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 是什么含义? 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为此亚当·斯密提出了什么思想?它包含哪三个内容?后来资产阶级是通过什么途经来达到目的巩固统治的? 自由主义 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市场经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态度?这种态度与经济危机有何关系? “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采用的是什么手段?属于改良还是革命? 最终目的还是什么? * 这幅漫画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000万 300万 85万 近300万 600万 1700万 失业人数 2/3 50% 50% 69.1% 70% 外贸缩减 1/3 8.4% 16.5% 28.4% 40.6% 46.2% 工业下降 世界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时 间 特 别 长 破 坏 特 别 大 ----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 围 特 别 广 1 .对政局影响: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 ①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 ②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 ③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磨擦日趋尖锐;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更加激化。 ③引起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两大战争策源地开始形成; ▲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逐渐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 2.对经济影响: (1)破坏性大 (2)对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影响 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 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市场危机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历史原因:20年代繁荣建立在不稳定 基础上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影响 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危机 政治 危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来过到目的 依靠市场自行调节的自由放任政策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罗斯福新政的本质特征)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一、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二、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防止盲目竞争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三、调整农业政策 稳定农产品价格 四,以工代赈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具 体 内 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通过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 压缩产量、稳定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调整 农业政策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