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国-罗斯福新政.ppt

发布:2016-03-31约3.82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三度当选《时代》年度人物的美国总统;  他是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难以救治危机。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目的: 直接: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根本: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内容: 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五点内容: ①整顿银行业 ②恢复工业、农业生产: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④保护劳工权利: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阶段(1933~1935年),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 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1935~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两个阶段 生产(过热) 消费(冷) 生产发展 消费旺盛 = 病态经济 (供需不平衡) 健康经济 (供需平衡) 抑制过热 扩大需求 改革(宏观调控) 主要措施 措施(法令) 作用 整顿银行 恢复工业、 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停业整顿; 通过《紧急银行法》 《农业调整法》 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补贴 《工业复兴法》 国家监督,减少盲目生产; 建立公平竞争规则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联邦紧急救济法》 直接救济,以工代赈 《社会保险法》 金融秩序恢复, 银行信用恢复 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复苏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和生产、 稳定社会 缓和劳资矛盾 稳定社会 社会福利 (中心措施) 阐 释 知 识 新政的核心 “三R”,即救济(Relief)       复兴(Recovery)       改革(Reform) 救济 ──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 ──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 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 ──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自1933年起,罗斯福采取了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其具体对策是颁布和实施:①《社会保险法》 ②累进所得税制 ③《全国产业复兴法》 ④以工代赈 ⑤《紧急银行法》 ⑥《公平劳动标准法》 ⑦《农业经济调整法》 将与“3R”相对应的对策填入下表(用数字代码)。 Recovery Relief Reform ① ② ③ ⑤ ④ ⑥ ⑦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⒈所谓“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指什么?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⒉“旧民主秩序”指什么?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⒊“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在何处? ⑴新的理论:国家干预经济;  ⑵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表现: 一战结束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工业生产发展迅速 柯立芝繁荣 原因: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大战中积累了资本,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技术革新,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表现、原因有哪些?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