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具装配及验收作业指导书 .pdf

发布:2024-11-10约2.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具装配及验收作业指导书

1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翻砂-退火砖图模具设计-机加工-下料-磨削-入库-模型装配-模型验收入库-渗碳

入库

2模具装配工艺规程及技术操作规程

2.1铁模型组根据生产分厂当日模型计划的安排,分配模型装配任务。装配工根据砖图领

料进行模型装配,按照要求将模框装好后,研磨顶底板,然后对照砖图进行自查,后由质检

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2.2铲回后的模型拆卸时,将模型放在压力机下,用专用垫铁支起,上方用专用冲铁,用

压力机将模板拆下。

2.3冲出之模板、模帮、堵头要细心检查,勿将子口砸坏。如发现模帮、堵头工作面已不

平或出现轻微二台,子口不垂直时,要将模帮、堵头入磨床或刨床进行修补以备下次装配使

用。

2.4装配工装配模型时,应首先熟悉图纸,根据砖形选择合适的模套。一般地,高炉砖专

用长方套,将模帮、堵头放入模套中心,四周间隙均匀说明模套选择合适。对一些异形砖,

装配工可根据砖形及现有的模套尺寸来选择。对于空心砖,有圆管水口外套,流钢砖大小方

套、七孔套、中心套,这些可根据砖的外形尺寸直接选择。衬板、内衬与外套的间隙可用

0.5mm的黄板纸垫好。

2.5将模帮、堵头装入模套中心后,上下口要齐平,然后放衬铁,楔铁,要砸实松紧合适,

不得出模套。楔铁最矮低于模板10~20mm,否则模套与模板之间处于悬空状态,在生产中

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模帮断裂现象。子口要垫好,对齐,保证子口尺寸一般深10~15mm,

不致于使模型开角。

2.6模型装好后,对照图纸认真检查尺寸,然后研磨顶底板。

3模型质量要求

3.1我厂模型锥度一般为0.008,其模帮高分别为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

500mm,对一些特殊砖可根据砖的斜度和模帮高的斜度来确定模型上下的斜差。总之,在

保证砖的尺寸前提下,要保证好出砖。

3.2模板材料主要采用白口铸铁,对个别模板采用耐磨性较高的高铬铸铁。模板工作面不

得有砂眼,表面光滑,斜差符合规定,子口要垂直。模帮尺寸公差一般为±0.1mm,堵头一

般为-0.1mm。顶底板一般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A3,其尺寸公差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顶底

板必须经过渗碳处理,渗碳层厚度达1~1.5mm,硬度为HRC60°~64°。

3.3圆管水口的内衬、外套、中轴采用白口铸铁。为减小铸件的内应力便于切削加工,白

口件须经过退火处理。退火温度曲线:

点火—750℃~780℃3小时30分

750℃~780℃±50℃保温12小时,冷却至100℃左右出炉。

3.4模型装配质量要求,尺寸公差为±0.5mm(尺寸要求较严的品种另行规定),模型安

装时锥度要符合规定,四面要均匀,模型上口尺寸在一般情况下,要求比砖图大0.8mm,

下口比砖图小1.2mm(如遇砖过厚或过薄,可根据砖的厚度加大或缩小)。

3.5顶底板与模型缝隙要均匀,一般掌握缝隙在砖坯位置处为0.4~0.5mm。

3.6研磨顶底模(板),应按砖型方向,凡带中轴立压砖型(如焦炉砖、热风炉砖及浇钢

立压方管砖等)的顶底模(板)的垂直同心度,不超过0.5mm。

4模型验收

4.1模型装好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铁模型的验收一般分两道工序,模型装好后,装配工

对照砖图尺寸进行自查,确认无问题后再由质检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4.2检验模型的基本工具卡钳、钢尺和游标卡尺。检验的尺寸是压砖面的上下口尺寸。

砖的形状不同测量的方法、压砖面的部位也不同。对于实心砖,一般情况下从模型上口向下

70mm左右为压砖面的上口尺寸,根据砖的厚度可测出模型压砖面的下口尺寸,其上下口尺

寸公差为±0.5mm。对于需要测量的尺寸一般为砖图上所标的定形尺寸。标准砖一般测量四

块模板的对角线尺寸,以保证压出的砖直角直棱。异形砖、模帮、堵头上的舌、槽、弧都采

用卡样板的方法加工。因此,测量模型的时可根据砖图上所标的尺寸进行测量。

4.3浇钢砖中的七孔、中心砖一般从模型上口向下80~100mm为压砖部位,其模型尺寸公

差一般在图纸所规定的负差内,一般测量其对角线,对边的尺寸。圆管、水口等空心砖可根

据砖的厚度,是否用加料套来掌握压砖部位,一般从模套上口向下100~200mm为压砖面的

上口尺寸。圆管、水口、漏斗需要用内卡钳测量压砖部位的直径尺寸,其模型尺寸公差在图

纸规定的正负公差内。

4.4模型装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