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苏教版)语文六下知识点与习题[教材].doc

发布:2018-02-04约16.6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世界第 三 、中国第 一 大的大河。 2、“我们赞美长江, ; ,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 反复 ,这样写的好处是 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 3、《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长江 ,文章采用第 二 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等成语来形容。 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5、请写出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6、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请写出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①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 2、三亚落日 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孩童 、 大红灯笼 、 跳水员 。 2、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 落日色彩之绚烂夺目以及海天一色的壮观奇景。同时这奇异景象也被感染了作者,使得其浑身充满了力量 。 3、“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 落日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大海 。 4、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东西南北 喜怒哀乐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红灯笼”指 落日 ,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 6、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第一句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最后一句 7、《三亚落日》 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声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一)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敛(约束) 兴许(也许) 涨溢(涨满) 似乎(好像) 2. 用横线和浪线分别画出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